最近总感觉浑身没劲儿?明明睡够8小时还是犯困?爬个楼梯都喘得厉害?照镜子发现头发一掉一大把?这些信号都在提醒你:该给肾精"充值"了!今天给大家扒一个流传百年的补肾精中药方,这可是无数中医世家压箱底的宝贝。
先说说啥叫补肾精,中医里的肾可不是单指腰子那么简单,它管着全身的精气神,肾精就像人体的"能量库",头发早白、耳鸣健忘、腰腿酸软、夜尿频繁这些毛病,八成都是肾精亏虚闹的,特别是现在年轻人熬夜成瘾、压力山大,30岁的人60岁的肾可不少见。
这个古方就四味药:熟地黄、山药、山茱萸、茯苓,别小看这四兄弟,它们可是宋代钱乙《小儿药证直诀》里的"六味地黄丸"核心成员,熟地黄像块充电宝,专门给肾阴补血;山药补脾肺肾三脏,相当于给身体装了个稳压器;山茱萸收敛固涩,把补进去的营养锁在体内;茯苓利水渗湿,保证滋补不上火,这配伍绝了,既补又不燥,堪称中庸之道的典范。
具体怎么用呢?取熟地黄24克(手掌心两捧)、山药12克、山茱萸12克、茯苓9克,加500毫升凉水浸泡半小时,大火煮开转小火炖20分钟,每天当茶喝,连喝三天停一天,给肠胃放个假,注意要用砂锅或搪瓷锅,铁锅会破坏药性。
我邻居王叔就是个活广告,以前爬个三层楼梯要歇两气,喝了两个月现在天天晨跑五公里,他说最开始拉屎都费劲,现在每天准时报到,整个人像换了层皮,当然每个人体质不同,刚开始可能会便溏,这是排湿气的正常反应,只要不加糖不加奶坚持喝,身体会慢慢适应。
特别提醒几类人要谨慎:舌苔厚腻的痰湿体质、感冒发烧期间、孕妇和哺乳期姐妹,喝中药讲究对症,最好先找中医师摸个脉,平时配合揉按太溪穴(脚内踝后凹陷处)、涌泉穴(脚底前三分之一),效果能翻倍。
说到食补,黑豆黑芝麻粥、核桃枸杞膏这些家常食物也能助攻,但千万别迷信什么"以形补形",生吃动物腰子搞不好会感染寄生虫,真正养肾还是要规律作息,晚上11点前睡觉比吃什么补药都强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长期补肾精还能延缓衰老,中医认为"肾其华在发",那些白发变黑的案例真不是玄学,我表姑喝了半年,原本稀疏的头顶冒出不少小黑茬,连美发师都问她是不是偷偷染发了。
记住这个方子要连喝三个月才能巩固效果,断断续续等于白折腾,现在年轻人流行喝奶茶,不如换成这个养生茶,毕竟投资身体才是稳赚不赔的生意,觉得煎药麻烦的,药店也有现成的六味地黄丸中成药,不过药效肯定比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