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后台好多朋友留言说嗓子像糊了层浆糊,吐不出来又咽不下去,其实啊,这都是体内痰湿在作怪!今天咱们不聊那些复杂理论,直接上干货——老祖宗留下的5种化痰神药,都是我跟着中医爷爷学来的真本事。
晨起咳白痰?试试这个厨房边角料
上次去菜市场买橙子,发现阿婆们都在抢一种丑橘,一问才知道是专门用来治痰湿的"化州橘",其实咱们普通橘子皮晒干了就是现成的化痰药,爷爷总说这是老天爷给穷人留的药引子。
把橘子皮放窗台晒得脆脆的,煮水时扔两片,那股子清香能把喉咙里的黏痰都化开,要是嫌麻烦,药店买的陈皮效果更好,年份越久越值钱,记得去年感冒咳嗽,我妈往梨汤里加了块五年的陈皮,那效果比止咳糖浆还灵!
喉咙总卡壳?挖野菜也能治病
清明回家扫墓,发现田埂上的野荠菜被挖得精光,后来才知这些"杂草"可是祛痰利剑,村里老人都说"三月三,荠菜当灵丹",凉拌荠菜能清肺火,但要想化痰还得用它的种子。
药房买的葶苈子别看样子丑,煮水喝下去就像给气管做了大扫除,不过这药性有点猛,爷爷叮嘱得像泡茶一样淡喝,最好配上红枣中和寒性,上次邻居家小孩肺炎后遗症总咳痰,喝了半个月就好利索了。
黄痰粘喉咙?树皮都能变宝贝
前年去终南山采风,见道长们总爱收集些榆树内皮,原来这不起眼的树皮是治热痰的圣品,《本草纲目》里都记着呢,新鲜榆树皮撕下来晒干,拿砂锅熬出黏黏的胶质,对付那种发黄的浓痰特别管用。
现在药店卖的槲皮素其实就是这类树皮提取物,不过天然树皮效果更好,去年装修完咳嗽带黄痰,喝了三天榆皮水就见效,要注意的是这药偏寒,煮时记得放几颗花椒平衡。
痰多还怕冷?地下藏着暖宝宝
跟着中医舅舅出诊才发现,很多老慢支患者都在吃这个土方子,把生姜埋进黄土里腌三个月,拿出来切片泡蜂蜜,早晚含一片,这土姜经过大地转化,辣味变得绵厚,暖胃化痰的效果翻倍。
要是觉得麻烦,直接去药店买炮姜也行,有个出租车师傅常年喝这个,说开夜班必备,既能驱寒又能化喉咙里的痰疙瘩,不过阴虚火旺的要少吃,不然舌头容易起泡。
痰卡在喉咙?花蕊里藏玄机
西湖边遛弯常看见大妈们摘荷花蕊,其实这娇嫩的莲须才是化痰高手,新鲜莲须晒干揉碎,装进纱布袋泡茶,对付那种总感觉喉咙有异物的情况最灵验。
药店买的莲子心也有类似功效,但更偏向清心火,建议两种搭配着用,像我朋友教师职业病咽喉痰多,每天一杯莲须茶,连喝了两个月说嗓子清爽多了,注意别空腹喝,免得太寒凉。
这些偏方看着简单,但背后都是千年医理,不过大家可别盲目试药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痰分寒热虚实,吃错了反而伤身,要是长期痰多胸闷,还是要找靠谱大夫把脉开方,平时多吃山药粥、茯苓饼这些健脾祛湿的食疗,比吃药更重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