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感觉身体沉甸甸的,早上起床舌头上像裹了层苔,肚子胀气还老没胃口?八成是脾虚湿气缠上你了!别急着吃西药,咱们老祖宗留下的健脾祛湿法宝可多了,今天我就给大家扒一扒那些藏在厨房和药房里的"除湿高手",都是些接地气的中药材,自己在家就能折腾出养生方案。
【茯苓】这个长得像土豆片的玩意儿可是祛湿界的扛把子,它最擅长把身体里多余的水湿利出去,还能给脾脏加把劲,煮粥时候扔几片进去,或者拿它泡茶,连喝三天,你会发现上厕所次数变多了——这可是排湿的好兆头,不过阴虚口干的朋友悠着点,别把自己弄太干了。
【白术】闻着带点香气的白术,堪称脾胃的贴身保镖,它能把虚弱的脾阳气提起来,特别适合那种吃完饭就胀肚,整天懒洋洋不想动的人,炖鸡汤时放10克,连汤带肉一起吃,坚持两周,你会感觉走路都有劲了,记住别过量,不然嘴巴发干可别赖我。
【山药】这个既是蔬菜又是药材的家伙最懂中庸之道,新鲜山药切段煮汤,干山药打粉冲饮,都能悄悄给你补脾气,最适合那些明明湿气重但又容易上火的人,它就像温开水一样平和,天天吃都不带上火的,不过长芽的山药千万别碰,那玩意有毒。
【薏米】超市里能买到的祛湿明星,但要想效果翻倍得炒一炒,生的薏米偏凉,炒到微黄再煮粥,既能祛湿又不伤胃,建议搭配红豆,做个经典的"祛湿双侠",注意体质偏寒的姐妹,煮的时候加几颗红枣中和下。
【赤小豆】别跟红豆搞混了!这种细长的小豆子才是真正能渗湿的高手,煮之前一定要浸泡2小时,否则里面的有效成分出不来,水肿型肥胖的可以试试拿它当主食,代替米饭吃两周,裤腰能松一圈。
【芡实】长得像迷你粽子的芡实,专治各种"漏",尿频、遗精、白带多这些问题,煮粥时候抓一把,能把你身体的"漏洞"都给堵上,它和莲子是绝配,熬糖水时各放20克,比奶茶店的养生爆款强多了。
【陈皮】橘子皮晒干就是宝贝,放三年以上的才算地道,湿气重又痰多的人,拿它泡水最合适,不仅能化痰祛湿,还能给肠胃添把火,特别适合冬天手脚冰凉还舌苔厚腻的人,不过别拿新鲜橘皮凑数,那东西刺激性太大。
【砂仁】这货是火锅底料里的常客,其实人家正经是个药,整颗的砂仁用来炖肉,能化解油腻;磨成粉装胶囊,专治腹胀打嗝,孕妇就别碰了,这味药有点"窜",容易动胎气。
【白扁豆】夏天煮绿豆汤时丢几粒,既能解毒又能祛湿,它最厉害的是能防暑湿,特别适合梅雨季节浑身黏糊糊的时候吃,记得一定要煮熟,半生不熟的扁豆含有毒素,会闹肚子。
【甘草】别看它甜得像糖果,其实是调和诸药的大佬,在祛湿方子里加一小片,能让所有药材乖乖合作,但高血压患者要小心,这玩意儿吃多了会留钠,相当于偷偷给你加盐。
光吃药还不够,得给湿气断后路,少吃冰淇淋、冷饮这些"寒湿炸弹",阴雨天别学年轻人光腿穿短裙,每周拔两次罐,重点照顾后背膀胱经,能帮助打开排毒通道,要是懒得自己配药,药店买的参苓白术散也是懒人福音,早晚各一袋,连续吃一个月,整个人都清爽了。
最后唠叨一句:这些药材虽好,但别把自己当试验田,舌苔厚腻、大便黏马桶这些典型症状持续两周不改善,还是要找大夫把脉开方,毕竟每个人的湿气程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