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季必备!这几种清热祛湿的中药材,帮你轻松度过湿热天

一归堂 2025-05-03 科普健康 1605 0
A⁺AA⁻

老张最近总感觉身体沉重,像裹了层湿毛巾,早上起床嗓子眼发黏,小腿肚按下去还有凹陷,去看中医才知道,这是典型的湿热缠身,医生开的药方里有几味草药特别显眼,说是能"把体内的湿热像拖地似的清理干净"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些藏在街边药店、菜市场的祛湿英雄。

茯苓:厨房里的除湿机 在广东阿婆的汤锅里,总能看到几块乳白色的茯苓,这不起眼的块状物可是健脾利湿的高手,就像天然的抽湿机,湿气重的人舌头边缘总有齿痕,喝两周茯苓粥,你会发现晨起的浮肿消了,上厕所也痛快多了,最妙的是它性平味甘,煮粥炖肉都能放,连小朋友都不排斥。

赤小豆:会跳舞的祛湿豆 别小看这种细长的小红豆,它和普通的红小豆可不一样,老中医教我个诀窍:拿热水泡泡,壳没破的就是好赤小豆,每天抓一把煮水当茶喝,看着褐色的豆子在沸水里翻腾,就像在给身体做清洁spa,坚持喝上一个月,你会发现原本爱出油的头发清爽了,痘痘也少来找麻烦。

薏苡仁:自带空调的杂粮 超市里成包卖的薏米,其实是药食同源的宝贝,记得要炒过再吃,生薏米性寒容易伤胃,我同事小王天天用保温杯泡炒薏米水,半个月后大肚腩明显变小,这白色小颗粒就像给脾胃装了台空调,特别适合久坐办公室的上班族,不过孕妇要绕道走,它有滑胎的风险。

荷叶:池塘里的减肥伞 夏天经过荷花池,顺手摘片荷叶真是聪明举动,晒干的荷叶泡茶,苦中带清甜,喝着特别解腻,我们小区王奶奶每到端午就收一大摞荷叶,晒干了给街坊们分,她说这叶子能刮油,饭前喝杯荷叶茶,火锅烧烤随便造,确实管用,我亲测一个月轻了五斤,连便秘都好了。

白扁豆:脾虚人的保护神 这种月牙形的豆子是脾虚湿重的救星,我表姐产后体虚,老中医让她每天嚼几粒炒扁豆,开始她嫌淡而无味,后来发现搭配猪肝汤特别鲜,三个月下来,脸色从蜡黄变得红润,连奶水都足了,记住一定要炒透,生扁豆含有毒素,千万别打生汁喝。

玉米须:被扔掉的黄金 下次啃玉米别浪费须须毛,这可是利尿消肿的好东西,我爷爷用它煮水喝了二十年,九十岁的人腿脚利索得很,新鲜玉米须收集起来晒干,每次抓一大把煮水,看着金黄的水慢慢变深,喝着有股谷物的清香,坚持喝能改善尿频,对前列腺特别好。

冬瓜皮:废物利用的智慧 以前削冬瓜总嫌弃绿皮硬,现在知道宝贝在身边,把冬瓜皮晒干存起来,暑天煮水喝特别败火,我们楼下早点铺的老板,每天用冬瓜皮水招待客人,他说这比冰镇饮料解渴,还不伤肠胃,确实,喝完整个人像被凉风吹过,燥热感立马减轻。

苍术:衣柜里的芳香卫士 去中药房别光盯着贵价参茸,角落里的苍术才是祛湿王者,它带着特有的香气,放在衣柜里比樟脑丸更健康,去年梅雨季我试了下,把苍术用纱布包着挂在衣橱,衣服居然没发霉,用来泡脚更是绝配,加点生姜一起煮,泡完脚底板发热,全身毛孔都在呼吸。

砂仁:厨房里的暖宝宝 这小小的黑褐果球是岭南人家的秘密武器,炖肉时放几颗,香味立刻提升,更重要的是它能温中化湿,特别适合吃完冷饮肚子胀的人,我闺蜜胃寒不敢喝凉茶,就用砂仁煮红糖水,既能驱寒又不伤正气,痛经都缓解了不少。

木棉花:树上的祛湿花 南方街头常有卖木棉花的阿姨,五块钱买一把够喝一星期,这红艳艳的花晒干后煮水,喝着有股植物的清甜,清明时节最见效,我试过连续喝两周,关节酸痛明显好转,不过花粉过敏的人要谨慎,最好先少量试试。

使用这些宝贝也有讲究,得像搭配交响乐团,比如湿热重就选茯苓+赤小豆,脾虚水肿用薏米+冬瓜皮,煮汤时别超过40分钟,不然有效成分都挥发了,最重要的是坚持,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可不行。

最后说句实在话,这些偏方再好,遇上严重不适还是要找大夫,把它们当成日常保健,就像给身体做保养,日积月累才能看出效果,毕竟老祖宗传了几千年的东西,总不会害人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