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牡蛎虽好但别乱吃!这5个副作用很多人不知道

一归堂 2025-05-04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有人问我中药牡蛎的事儿,说网上铺天盖地都是夸它补肾补钙的,搞得大家都当保健品囤货,今天咱得好好唠唠实话,这东西真不是人人都能吃的"万能补品"。

前阵子邻居王叔就中招了,他听说煅牡蛎能治失眠,连着喝了半个月煎药,结果半夜冒冷汗心慌得不行,去医院一查,血压飙到160,中医大夫指着方子直摇头:"你这是肝肾阴虚,牡蛎性寒还收敛,越吃寒气越重!"

要说这中药牡蛎的坑,第一个就是体质问题,它就像把双刃剑,用对了是宝,用错了伤身,像手脚冰凉的阳虚体质,吃完可能肚子疼拉肚子;火气旺的实热体质,搞不好口腔溃疡找上门,最要命的是有些人本身脾胃虚弱,牡蛎咸寒伤胃,天天泡水喝跟喝冰镇可乐似的刺激肠胃。

第二个雷区是重金属残留,去年检测局爆出来的事大伙还记得不?某海域牡蛎铅超标7倍,汞含量翻三倍,现在野生的不敢随便采,但药店卖的是不是养殖的?炮制过程有没有去重金属?这些咱们普通人根本看不出来。

再说说搭配禁忌,这玩意儿简直就是"药圈刺头",碰到石膏、贝母这些寒凉药材,寒上加寒;遇上麻黄、辛夷这些发散药,一个收敛一个发汗,简直打架,最危险的是跟降压药混着吃,它本身就有轻微降压作用,叠加起来容易头晕眼黑。

过敏这事更防不胜防,上个月门诊遇到个姑娘,喝完牡蛎汤浑身起红疹,喉咙肿得说不出话,后来才知道她对贝壳类过敏,之前吃生蚝就出事过,还有人对牡蛎壳上的海洋微生物过敏,煎药时没彻底煮透就中招。

最要命的是长期服用的隐患,有个大哥把牡蛎粉当钙片吃,三年后查出肾结石,医生说牡蛎含钙量确实高,但吸收率不如牛奶,吃多了反而加重肾脏负担,更别说有些不良商家往壳粉里掺石灰冒充,那酸涩味根本没法分辨。

不过话说回来,用对地方它确实是好东西,像熬夜肝火旺的,配点夏枯草能清火;盗汗严重的,搭浮小麦敛汗效果杠杠的,关键要记住三个原则:炮制过的比生用安全,短期调理比长期吃稳妥,配伍要听医生的别自己瞎琢磨。

最后提醒老铁们,别被"天然无添加"的招牌骗了,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是牡蛎,生牡蛎和煅牡蛎功效完全不同,下次再看见网红推荐什么牡蛎粉养生,先想想自己舌苔厚不厚、怕冷还是怕热,实在拿不准就花五块钱挂个中医号问问,毕竟吃药不是吃糖,对症才是王道啊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