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喷嚏声里,我突然想起老家房前那片总被奶奶摘叶泡茶的植物——荆芥,这看似普通的野菜,在中医眼里可是个"全能选手"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个路边常见的中药,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本事。
风寒感冒的"急救包" 记得去年冬天拍完夜景回来,冻得浑身发抖还伴有头痛鼻塞,老中医爷爷塞给我一包黑褐色的干荆芥穗,让我煮水喝,没想到这带着淡淡薄荷香的药汤,喝完半小时就感觉后背微微发热,第二天鼻塞竟然通了大半,后来查资料才知道,荆芥所含的挥发油能发汗解表,就像给身体开了扇"通风窗",让寒气顺着汗液排出去。
皮肤瘙痒的天然安抚剂 邻居张阿姨每年春天必来讨要荆芥汁,她把鲜荆芥捣碎取汁,混合蜂蜜涂在湿疹处,她说这土方子比激素药膏温和,止痒效果却不打折扣,现代药理研究显示,荆芥中的黄酮类物质确实有抗炎止痒的作用,难怪民间流传着"荆芥煎水洗,疹子去无踪"的说法。
厨房里的养生密码 河南老家的餐桌上,荆芥是夏季凉拌菜的常客,掐几茬嫩尖焯水拌豆腐,清爽解暑还能预防热伤风,有次请教做豫菜的大厨才知道,荆芥不仅能当配菜,熬鲫鱼汤时扔几根茎叶,还能中和鱼腥,这种搭配在中医叫"相辅相成",既能去湿又能补虚。
女性健康的守护者 闺蜜经期总爱喝荆芥红糖水,她说这是外婆传下的偏方,查古籍发现《本草纲目》早有记载,荆芥炒炭能止血,生用可活血,现在有些中成药把荆芥和当归、益母草组方,专门调理痛经月经不调,不过要提醒姐妹们,孕早期还是要慎用,具体得听大夫的。
呼吸道的清道夫 教师朋友包包里总装着荆芥薄荷茶包,长期讲课导致慢性咽炎,她说这个茶饮比润喉糖管用,荆芥能疏散肺经风热,配上菊花胖大海,对喉咙干痒特别见效,但要注意如果是燥咳无痰的情况,就得搭配滋阴药材才妥当。
别看荆芥长得普通,其实全身都是宝,它的种子叫"茺蔚子",是眼科常用药;茎叶晒干后药性变温和,适合体虚者;就连开花前的嫩穗,都保留着最完整的药效成分,不过新鲜荆芥不适合久煮,炒菜时最好出锅前放,煮水的话开锅后焖五分钟就行。
最后提醒大家,虽然荆芥是"药食同源"的佳品,但阴虚火旺体质要少吃,服用期间别跟驴肉同食,要是拿不准怎么用,还是找中医师把脉开方最稳妥,毕竟这株从小看到大的野草,在中医手里真能变幻出百般神通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