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气温骤降,很多姐妹跟我吐槽说"穿再多都手脚冰凉",其实这八成是阳气不足在作祟,作为研究中医养生多年的博主,今天给大家整理了5种特别适合冬天温补的中药材,坚持调理能让身体暖洋洋的,快来看看吧!
黄芪——补气界的性价比之王 这个长得皱巴巴的药材可是个宝!它最擅长补肺脾气虚,像那种爬楼梯都气喘、说话多了就累的体质最适合,记得去年我妈总说乏力,我每天给她煮黄芪水喝,半个月后明显精神多了,不过要提醒大家,感冒发烧的时候千万别碰,不然容易上火。
肉桂——厨房里的暖宝宝 平时炖肉放的桂皮其实就是肉桂的亲戚,但药用得选真正的肉桂,它特别擅长温暖下焦,对宫寒痛经的姐妹特别友好,我同事小王每次经期腹痛,用肉桂粉泡红糖水喝,效果比暖宝宝还好,但阴虚火旺的人要少吃,免得半夜口渴舌燥。
红参——熬夜党的急救包 经常加班到凌晨的朋友,建议家里常备点红参片,它能大补元气,缓解心慌气短,之前我连续加班三天,感觉心脏突突跳,喝了两天红参茶就好多了,不过这东西劲儿比较猛,最好早上吃,晚上吃容易睡不着。
干姜——老胃病的守护神 胃寒的朋友应该都懂那种不敢吃凉饭的痛苦,干姜就是专门暖胃的,煮粥时放两片,喝完整个肚子都舒服,我奶奶以前总胃疼,现在每天含姜片,三年都没再犯过,但别直接啃太多,容易辣喉咙。
附子——关节怕冷克星 很多中老年朋友一到冬天就膝盖冷痛,这时候附子就能派上用场,它走窜力强,能直达关节深处驱寒,不过这个药有点猛,一定要找专业大夫开方子,自己别乱试。
日常搭配小技巧:
- 早晨用黄芪+红枣煮水,补气又养颜
- 肉桂粉撒在热牛奶里,暖胃助眠
- 泡脚时加艾叶+生姜,驱寒效果翻倍
- 炖鸡汤放党参+当归,全家都能喝
最后划重点:这些药材虽好,但要根据体质选择,怕冷严重、容易腹泻的是真阳虚;如果只是手脚凉但爱长痘,可能是假寒体质,建议先找中医把脉确认,别自己乱补,这个冬天,愿每个姐妹都能暖暖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