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穿山甲在中药里怎么笺哦?"这个问题让我哭笑不得,先给大伙儿科普个常识——中药里没有"笺"这个说法,您想问的应该是"怎么煎"吧?不过既然大家对穿山甲入药这么好奇,今儿咱们就来唠唠这味争议十足的药材。
从宫廷秘方到药房禁区 要说穿山甲在中药界的地位,那可真是坐过"头等舱",李时珍《本草纲目》里白纸黑字写着:"鳞可通经下乳,醋炙研末酒服",过去老药铺的柜台上,穿山甲鳞片跟犀角、牛黄并列摆着,都是镇店之宝,记得我爷爷辈的老中医说过,遇上乳汁不通的产妇,穿山甲鳞片磨粉冲黄酒,那叫一个立竿见影。
那些年我们追过的"偏方" 十年前我在皖南学艺时,确实见过穿山甲入药,一般都是把鳞片泡在米醋里泡软,再用麦麸炒到微黄,老师傅边操作边念叨:"醋引药性入肝经,麸炒去腥保药效",遇到跌打损伤的病患,还会配上当归、红花炖汤,不过这些法子现在想想,真像武侠小说里的神秘配方。
现代药师的两难选择 自打2020年穿山甲升级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,正经药房早就不见它的身影,上个月我去同仁堂抓药,特意问起穿山甲替代品,药师从柜子里掏出个铁盒子,里面装着烘干的猪蹄甲。"现在都用这个顶替",她轻描淡写地说,其实早在《中国药典》2020版,穿山甲就被正式除名了。
老方子的新玩法 前些天参加中医药论坛,倒是见识了些新招数,有位老先生展示他的"通乳三剑客":王不留行、路路通配通草,说是临床验证效果不输穿山甲,还有年轻医师研发的乳腺疏通贴,用远红外陶瓷粉代替动物药材,看来传统智慧也在与时俱进。
茶余饭后的冷知识 知道为什么叫"穿山甲"吗?这货遇到危险就缩成球,猎人拿长矛都戳不穿,只有烟熏才肯出来,古代猎户要逮它们,得在山洞前生堆火,熏得这家伙自己爬出来,不过现在这些生存智慧,倒成了保护它的屏障。
最后的忠告 要是有人兜售"野生穿山甲制品",建议大家赶紧报警,去年警方破获的案子里,所谓"祖传穿山甲片"八成是牛羊蹄冒充的,真想调理身体,不如学学广东人煲汤的智慧,木瓜鲫鱼汤下奶,续断杜仲腰子汤补肾,既合法又养生。
写在最后:中医药传承千年,靠的不是猎奇珍稀,而是因地制宜的智慧,与其纠结穿山甲怎么用,不如多研究药食同源的好方子,毕竟青山不改,药材常青,留住物种才能保住老祖宗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