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师傅,这山崖上缠着藤蔓的紫花果儿真是药铺里卖的紫芝藤?"十五年前跟着老药师采药时,我指着岩缝里成串的深紫色浆果问道,老师傅笑眯眯地摘下几颗揉碎,带着露水的汁液染紫了指尖:"这可是本草纲目里记着的'血藤果',祛风湿、通经络的本事连御医都夸好。"
那年月在江南药市帮工,总见裹着油纸的紫芝藤根茎被老主顾们当宝贝似的捧走,有位患类风湿的阿婆每周来抓药,三年风雨无阻,后来竟能甩掉拐杖自己爬山采笋,那时年少不懂,只当是中药慢功出细活,直到去年整理师爷留下的药典抄本,才惊觉这山野藤蔓藏着多少养生玄机。
【千年药典里的藤蔓传奇】 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给紫芝藤归了活血补血的"奇功",说它"主五痔七伤,破宿血,补新血",这名字听着陌生,其实在南方山乡,老辈人都知道雨后初晴时,岩壁上垂落的紫红色藤条就是它的真容,每年霜降前后,药农们腰系竹篓攀岩采收,那缠绕着青苔的藤茎掰开断面,立刻渗出琥珀色的胶质,在阳光下泛着玛瑙般的光泽。
邻村王伯年轻时在矿场干活落下风湿痛,四十岁就拄上了枣木拐,有年清明他试着用紫芝藤泡烧酒,每天抿两口,没想到三个月后竟能蹲着给菜地松土,他说那酒入口甘苦,喝着像咬了一口野蜂蜜拌着树皮,但浑身关节就像被春雨浸润过般舒坦,现在他家院墙上晒着的紫芝藤片,比腊肉还金贵。
【藏在藤蔓里的健康密码】 这些年研究中药成分,发现紫芝藤果然暗藏玄机,它含有的熊果酸能消炎镇痛,多糖成分帮着修复软骨组织,还有种叫紫芝皂苷的物质,专门对付关节腔里的炎性因子,更妙的是晒干的老藤煮水,对长期盯着手机的"低头族"特别管用——那些喊着颈椎疼的年轻人,连喝一周紫芝藤茶,转头时咔哒响的颈椎就像上了润滑油。
去年给社区做养生讲座时,我带去了自酿的紫芝藤蜜饯,七十岁的陈姨尝了块说:"这味道像小时候偷摘的野葡萄,带点草木的清苦。"她现在每天用紫芝藤须泡茶,原本爬满"蚯蚓纹"的手背,青筋居然慢慢沉了下去,中医说这是气血通畅的表现,就像疏通了淤塞的河道。
【会吃才会养】 新鲜紫芝藤最适合泡酒,摘取当天就要处理,洗净晾干后截成寸段,配着枸杞、桂圆塞进玻璃罐,倒满52度的高粱酒密封存放,三个月后开坛,酒香里混着山野气息,早晚各饮一小盅,特别适合常坐办公室的白领,若是嫌酒烈,晒干的藤片用来煮汤最相宜,和排骨、莲藕同炖,汤色如翡翠,喝着暖胃又活络筋骨。
有次遇见药材店老板老周,他教我个秘诀:紫芝藤搭配丹参按3:1比例研磨成粉,装进空心胶囊,他常年开车的老客户吃了这个配方,原本发麻的小腿再也没出现过"蚂蚁爬"的感觉,不过老周也提醒,孕妇和阴虚火旺的人要慎用,这藤蔓虽好,终究带着山野的烈性。
【识货更要识坑】 这两年市场上出现不少染色的"速成紫芝藤",有些不良商贩用色素浸泡普通藤条冒充正品,正宗的紫芝藤断面应该呈现自然的大理石纹路,晒干后会有细微的晶状颗粒析出,老药工教的鉴别法子最实在:真品泡水会泛起淡紫色涟漪,而假货顶多染黄茶汤。
前阵子去山区考察,发现有些农户过度采挖导致野生紫芝藤越来越少,其实人工种植并不难,只要模拟它喜阴耐湿的习性,在毛竹林下搭棚架就能培育,现在的有机种植基地里,紫芝藤顺着竹竿攀援生长,开出的穗状小花依然保持着山野里的淡紫色,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。
站在自家阳台上看着晾晒的紫芝藤片,突然想起师爷说过的话:"草木知恩,你敬它三分,它就还你十分。"这弯弯曲曲的藤蔓,何尝不是大自然写给人类的养生家书?下次进山采药,或许该带上小侄女,让她看看岩石缝里倔强生长的紫色生命,摸摸那带着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