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平时吃螃蟹都图个鲜味,可您知道吗?在老中医眼里,这横行将军可是浑身都是宝,从蟹黄到蟹壳,从蟹爪到蟹肉,入药已有千年历史。《本草纲目》里就记着:"蟹主散诸热,治胃气,理经脉",今天就带大伙儿扒一扒这只"药箱里的螃蟹"到底有多神通。
退烧解毒的"急诊科医生"
前年我家小子半夜发烧到39度,老中医开了个怪方子:活螃蟹捣烂敷手腕,当时还嘀咕这法子靠谱吗?结果不到两小时体温真降下来了,后来查资料才懂,螃蟹性寒能清热,蟹汁外敷就像天然退热贴,古时民间常用这招给小儿急退烧,现在药店里那些羚羊角口服液,论起退热速度还真比不上新鲜蟹汁。
跌打损伤的"隐形绷带"
邻居王叔工地摔了腰,郎中给配的药里有炒蟹壳,这看着硬邦邦的东西,磨粉后居然能活血化瘀,原来蟹壳里藏着种叫甲壳素的物质,碾碎后调黄酒敷患处,消肿止痛比云南白药还快,更绝的是蟹爪,熬水擦洗扭伤部位,第二天淤青就能淡下去大半。
产妇通乳的"温柔助攻"
表姐生完娃第三天还没开奶,月嫂偷偷塞了个偏方:取秋后肥蟹一只,加米酒蒸熟,连汤带肉吃了两次,当天下午就有奶水了,中医说螃蟹能通经络,特别是产后气血瘀滞导致的乳少,配上温补的黄酒,就像给乳腺开了条"高速公路"。
风湿关节的"液体膏药"
我妈每到下雨天膝盖就疼,去年泡了三个月蟹壳酒,做法挺讲究:活蟹壳晒干碾碎,浸在40度白酒里密封一个月,每天早晚喝一小盅,现在上下楼利索多了,老辈人说这叫"以横克竖",螃蟹横向爬行,专治纵向的关节疼痛。
明目护肝的"食疗高手"
办公室小刘天天熬夜加班,眼睛布满血丝,我给他支了个招:每周吃两次清蒸蟹肉粥,蟹肉富含牛磺酸,配上粳米的滋养,坚持两个月,眼白都不发黄了,中医典籍里早有记载,蟹肉入肝经,特别适合长期喝酒应酬的人士调理肝脏。
别看螃蟹横着走,入药却是"直球选手",不过要提醒大伙,这玩意儿药性猛,体寒的人别瞎碰,最好是找正经中医把过脉再用药,毕竟《随息居饮食谱》也说了:"蟹宜鲜食,忌与柿同,孕妇当禁",下次吃蟹别光顾着蘸醋,不妨想想老祖宗留下的这份"蟹氏药典",说不定哪天就能派上大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