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铁们,今天带你们挖一挖咱们祖辈传下来的中药宝库!要说最接地气的中药材,非竹子家族莫属,从竹根到竹叶,从竹竿到竹膜,整片竹林简直就是个天然药箱,不信?且听我细细道来。
【竹茹:文人墨客的化痰神器】 记得小时候咳嗽痰多,奶奶总让我喝苦得龇牙咧嘴的竹茹水,这玩意儿看着像晒干的棉花团,其实是青竹刮下的二层皮,中医说它性微寒,能清热化痰,专治那种黏糊糊咳不出来的痰,最绝的是《本草纲目》里记载,把竹茹和生姜汁搅匀含嘴里,专门对付酒后吐个不停的糗况。
【淡竹叶:熬夜党的续命仙草】 网吧通宵必备神器来了!这种长得像麦穗的野草,可是货真价实的竹类远亲,抓一把煮水喝,那股子清香能把五脏六腑的燥热都浇灭,特别是夏天配着荷叶煮,既能消暑又能利尿,比什么冰美式健康多了,老中医常说"淡竹叶配冰糖,三焦火气全扫光",亲测有效!
【竹沥:呼吸道的清道夫】 见过烧竹子取汁吗?竹腔里凝结的琥珀色液体就是竹沥,这味猛药专治陈年老痰,古代郎中遇到咳血病人,总会往药方里加几滴,现在药店卖的都是经过炮制的,但效果依旧生猛,记得要用鲜姜汁兑着喝,不然寒性太大伤脾胃。
【天竺黄:小孩惊风的守护神】 竹林里有种特殊分泌物叫天竺黄,看起来像发霉的竹衣,这可是治疗小儿高热惊厥的宝贝,配上钩藤、蝉蜕煎汤,能让抽搐的小身子慢慢松快下来,老辈人常说"家有三年艾,不如一株天竺黄",足见其珍贵程度。
【竹卷心:护肝明目的暗器】 嫩竹尖尖那截卷心菜似的部分,晒干后就是竹卷心,别小看这绿油油的卷儿,泡茶喝能清肝火,对电脑族的眼睛干涩特别管用,搭配菊花枸杞,效果翻倍,我们办公室现在就流行用马克杯泡这个,比咖啡提神还养生。
说到这儿,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,他们早就发现竹子浑身是宝,连采收时节都有讲究:春末夏初的嫩竹药性最佳,冬至前后的老竹最擅清热,现在科学也验证了,竹类中药多含氨基酸、酚类化合物,确实有抗炎抗病毒的作用。
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些"竹子药"虽好,可不能当饭吃,竹茹寒性大,胃寒的人要慎用;淡竹叶长期喝可能伤阳气;竹卷心孕妇得绕道走,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,毕竟老祖宗的东西讲究辨证施治。
下次逛药店看到这些带着竹香的药材,不妨买点回家备着,尤其是换季时候,煮点竹茹小米粥,泡壶淡竹叶茶,既应景又养生,这片郁郁葱葱的竹林,可藏着咱们老祖宗的大智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