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根切面像枳实?老药工教你三招辨真伪

一归堂 2025-05-05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前些天在中药材市场转悠,听见两个新手药商对着一堆黄棕色的根片争论不休。"这切面分明是枳实纹路""你懂不懂?这是防己!"看着两人涨红的脸,蹲在摊位后的老周头突然笑出声,他随手拿起两片药材,像变戏法似的给我们上了堂鉴别课。

切面玄机:枳实的"指纹"长什么样? 老周摸出片晒得半干的枳实,迎着阳光举起来:"瞧见这些凹下去的油点没?像不像蛤蟆皮上的疙瘩?"果然,棕黄色的切面上布满了凹陷的油室,大的如针尖,小的似粉尘,在阳光下泛着油光,他突然把枳实和旁边防己的切片并排摆放,差别立现——防己的切面虽然也有纹路,但那些放射状纹理像车轮辐条般整齐,油点更是零星得像撒了一把芝麻。

"去年收了个徒弟,非说带油点的都是枳实。"老周摇头笑着掏出手机,翻出张照片:某网店卖的"野生枳实"切面光滑如纸,油点全无。"这种要么是陈年旧货,要么是拿枳壳冒充的。"他指着照片里泛白的切面,"正宗的就像刚摘的橘子瓣,油包鼓胀,闻着还有股子辛香。"

江湖骗局:这些"李鬼"最会装枳实 市场东头老张的摊位前围满了人,只见他抄起把雕刀,在块暗褐色的根茎上削出个斜面。"这是川乌!"老周挤进人群提醒围观者,"有些黑心商贩故意把切面修整成蜂窝状,再撒点黄连粉染色。"果然,那所谓的"油点"在阳光下泛着不自然的亮黄,细看竟是粉末粘附。

更绝的是掺假手法,有次海关查获批"进口枳实",切开后外层是枳实,芯子里却裹着土豆片,老周抓起块发轻的"枳实"扔进水盆,真品沉底,假货竟漂在水面。"枳实含挥发油足有2%往上,密度大得很。"他边说边用指甲掐了掐真枳实切面,立刻渗出油珠,假货却干爽得像块木头。

火眼金睛:老药工的摸骨绝技 "摸过三百斤枳实的手,比仪器还准。"老周让我们闭眼摸两堆切片,左手这片糙得像砂纸,右手却滑腻带着油润。"这是生晒和硫熏的区别。"他解释道,优质枳实该是松脆易断,若是发软黏手,准是二氧化硫泡过的。

最绝的还是"听声辨货",老周抓起把枳实片兜在布袋里摇晃,传出清脆的沙沙声,换成掺了淀粉的次品,声响就闷了许多。"好枳实干燥透,相互碰撞声清亮。"他教我们用指节轻叩切面,正品会发出类似叩击成熟西瓜皮的"咚咚"声,劣质品则是"噗噗"的闷响。

救命学问:切面背后藏着生死符 那年暴雨冲垮了邻省的枳实种植园,市场突然涌入大批便宜货,有个小伙子图便宜买了"特价枳实",结果病人喝下药汤后上吐下泻,老周参与鉴定才发现,那些切面完美的"枳实"混着30%的苦楝根。"苦楝有毒啊!它的切面也有油点,但纹理呈网状,气味刺鼻。"

现在老周收徒第一课就教"五感鉴药",眼看油点分布,手摸粗糙程度,鼻嗅辛香气息,舌尝微苦回甘,耳听撞击声响。"别信那些真空包装的'精品',"他举起块带着泥土的原生枳实,"真正好货就该带着山野气,切面油点鲜活如生。"

夕阳西下时,老周收拾摊位准备收工,他特意留下几片枳实标本,油点在暮色里闪着微光。"药材切面是它的身份证。"这话让我想起中医古籍里的箴言——天地精华聚于草木,人间匠心藏于方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