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石膏有什么用?这些妙用你知道吗?

一归堂 2025-05-0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大家好啊,今天咱们来聊聊一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药——石膏,很多人听到“石膏”第一反应可能是装修用的白灰,其实它在中医里可是个宝!尤其是夏天容易上火的时候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总能看到它,不过别小看这白白的粉末,它的作用可多了去了,今天就带大家好好挖一挖这味药的本事。

石膏到底是个啥?

中药里的石膏可不是工地上刷墙的那种,人家是正儿八经的矿物药,正经名字叫“石膏”,其实就是单斜晶系硫酸钙矿石,说白了就是含水硫酸钙,这东西性味辛甘大寒,归肺胃经,光听这性子就知道它是个“灭火高手”。《神农本草经》里早有记载,说它能“主中风寒热,心下逆气惊喘,口干舌焦”,老祖宗早就摸透了它的脾气。

当身体里的“消防员”——清热泻火

要说石膏最拿手的本事,那必须是清热泻火,想想看,人要是高烧到40度,整个人就像火烧得太旺的锅炉,这时候石膏就能冲进去当消防员,特别是肺胃实热的情况,比如感冒高烧不退、肺炎咳吐黄痰、胃炎嘴里冒苦味,这时候医生开的方子里十有八九会见到石膏的身影。

我表姐家孩子去年流感高烧40度,医院吊水都压不下来,老中医开了个白虎汤加石膏,结果当天就退烧了,这方子就是石膏配知母、粳米,专门对付高热大汗、烦渴不止的情况,就像给烧红的铁锅泼凉水,"呲"的一声就把火气压下去了。

对付口干舌燥的“天然补水剂”

有些朋友经常觉得嘴巴干、嗓子哑,喝多少水都不管用,这可能就是热邪伤了津液,石膏这时候又能派上用场,它不仅能清热,还能生津止渴,像糖尿病人常有的"上消"症状,总觉得口渴想喝水,有经验的中医就会用石膏配天花粉、麦冬这些滋阴的药,相当于给干燥的土地浇灌甘露。

我邻居张叔前年得了干燥综合征,舌头总是红彤彤的没苔,每天抱着水壶喝还是干,后来中医给他开了个玉女煎加减方,里头重用了石膏,喝了半个月明显好转,所以说这石膏啊,既能灭实火,又能救阴亏,简直就是身体里的"灭火器+加湿器"。

外用消炎的“万能粉”

别看石膏内服厉害,外敷更是有一手,小时候磕破膝盖,家里老人总会撒点石膏粉包扎,说是能收湿敛疮,其实这还真不是土方,《本草纲目》里就有记载石膏外治"金疮出血",现在临床上遇到烫伤、湿疹、疖肿这些皮肤病,医生也常用石膏粉调成糊状外敷。

我同事有次被开水烫了手,诊所医生给了盒紫草油膏,她嫌麻烦直接把石膏粉撒在伤口上,结果第二天就不渗水了,不过要提醒大家,外用一定要用煅过的熟石膏,生石膏直接接触伤口可能会刺激皮肤。

你绝对想不到的妙用

除了常规操作,石膏还有几个隐藏技能,比如说口腔溃疡反复发作,用石膏粉拌点蜂蜜涂在溃疡面上,能起到收敛止痛的效果,再比如喝酒喝大了头疼欲裂,冲杯石膏菊花茶,既能解酒又能清头目。

更绝的是治疗头痛,特别是那种太阳穴突突跳着疼的偏头痛,有个中医教我个小偏方:石膏粉30克煮水,加两勺糯米粥,趁热喝下去,对肝阳上亢引起的头痛特别管用,我自己试过两次,确实比吃止痛药来得温和。

这些情况千万别碰石膏

虽说石膏是个好东西,但不是谁都能用,因为它性子太寒,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,就像冬天往热锅里浇冰水,肠胃肯定受不了,孕妇也要慎用,毕竟大寒之物可能影响胎儿,最明显的判断方法就是:平时手脚冰凉、大便稀溏的人,看见石膏就要绕道走。

还有个常见误区要提醒:很多人以为石膏就是做豆腐的那个卤水,其实做豆腐用的是盐卤(氯化镁)或者胆水(硫酸镁),和中药石膏完全不是一码事,千万别把厨房里的卤水当中药喝,那可是要出大事的!

怎么用才能效果翻倍?

要想发挥石膏的最大威力,配伍很关键,比如配知母能增强清热效果,配麻黄可以止咳平喘,配竹叶专门治心烦尿赤,最经典的组合要数"白虎汤",石膏配上知母、甘草、粳米,专门对付四大症:大热、大汗、大渴、脉洪大。

熬药也有讲究,生石膏要先煎半小时,让有效成分充分溶解,用量方面,成人一般用15-30克,小孩要根据体重减量,不过具体还得听医生的,毕竟每个人体质不一样。

看到这里,是不是觉得家里药箱里该备点石膏了?不过还是要唠叨一句:中药讲究辨证施治,上火分虚实,咳嗽有寒热,千万别自己拿着石膏当保健品吃,记住老话:"是药三分毒",用对了是宝,用错了可能伤身,下次看中医时,不妨问问方子里的石膏到底在起什么作用,说不定能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