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熬夜追剧到两点,第二天顶着熊猫眼去上班,脑袋晕乎乎的像灌了铅,同事看我整天哈欠连天,神秘兮兮地掏出个棕色药丸:"试试这个,老中医开的方子,我吃了三天就能睡整觉了!"
我凑近一看包装,上面写着"天王补心丹"五个字,这名字听着就霸气,难道是古代皇帝专用安眠药?结果一查资料,好家伙,这方子居然出自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,距今已经默默守护中国人的睡眠一千多年了。
要说这药为啥叫"天王"级别,全在它的配方组合,老中医给我掰着手指头算:酸枣仁负责镇静安神,就像给躁动的心盖床棉被;生地黄滋阴清热,专门对付虚火上头的烦躁;再配上茯苓、远志这些"开心果",把堵着的心结慢慢解开,最绝的是加了点桔梗,像快递员一样把药效精准送到心肺两处。
我突然想起隔壁王阿姨,天天翻来覆去睡不着,靠着褪黑素撑着,试着给她讲了这方子的原理,没想到两周后真见着她在广场舞队伍里笑得格外灿烂,不过老中医也叮嘱,这药虽好可不能乱吃,得是那种"心里燥得慌"的失眠才对症,要是白天累得瘫在床上,晚上却精神抖擞刷手机的那种,可能得先改改作息习惯。
现在年轻人流行"朋克养生",一边熬夜一边吃补药,其实古人早就看透了,天王补心丹真正厉害的不只是治失眠,那些动不动就心慌手抖的"社畜",舌头红得跟草莓似的还老长溃疡的"上火"体质,还有更年期潮热盗汗的阿姨们,都是它的"目标客户"。
有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,现在药店里卖得好的中成药,包装上都爱标榜"古法炮制",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,药材产地、熬制手法甚至季节气候都影响药效,就像我家楼下两家药店,一家卖的天王补心丹入口甘甜,另一家却苦得让人皱眉,效果自然差着十万八千里。
最近发现个新用法——考前综合征也能治,表弟今年考研,整天焦虑得胃疼,老中医说这是心阴不足,开了这药,结果这小子考上了不说,还说考试前夜居然没失眠!不过要提醒各位家长,别把高考考生都当阴虚,得找正经中医辨证才行。
说到底,这千年古方能流传至今,靠的就是实实在在解决现代人的痛点,但再好的古方也得讲究个"对症下药"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都是独一无二的,要是您正被失眠困扰,不妨找个靠谱的中医把把脉,说不定这粒小小的棕色药丸,真能让您找回"沾枕头就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