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疼脑热、腰酸背痛、跌打损伤......生活中谁没经历过疼痛折磨?很多人一疼就吃布洛芬,其实咱们老祖宗早就留下不少天然止痛法宝,今天我就带大家认识几味药效实在、副作用小的中药界"止痛高手",看完记得收藏转发给身边人!
元胡:千年传承的"止痛冠军" 要说中药界的止痛明星,元胡绝对当仁不让,这味金铃子科植物的块茎,早在宋朝就被记载能"行血中气滞,气中血滞",现代研究更是发现,它含有的延胡索乙素镇痛效果堪比吗啡,却完全没有成瘾性。
去年邻居王阿姨扭了腰,整夜睡不着觉,我用30克醋制元胡让她煎水喝,当天下午就能缓慢翻身,现在她家常备着元胡粉,头痛胃痛时冲服5克,比吃止疼片还管用,不过要注意,气血虚弱的人要慎用,孕妇绝对不能碰。
川芎:通则不痛的活血妙药 "头痛不离川芎"这句古训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这味伞形科植物的根茎,特别擅长打通全身气血瘀滞,我记得有次爬山摔得膝盖青紫,中医给我开的方子里就有川芎,它含有的川芎嗪能扩张血管,改善微循环,连西医都承认这是天然的"心血管清道夫"。
不过川芎性子有点"烈"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我同事月经期腹痛,自己泡川芎茶喝结果流鼻血,这就是典型用错案例,建议大家在医生指导下,搭配当归、白芍一起用,既能止痛又不伤身。
白芷:专治各种"风邪作痛" 别看白芷长得像生姜,对付疼痛可是全能选手,风寒感冒引起的头痛项强,风湿关节痛,牙痛鼻塞,它都能搞定,我家外婆以前总说"白芷炖蛋治偏头痛",现在科学验证了,白芷里的香豆素类物质确实有解热镇痛作用。
上个月我装修房子盯工地,被冷风吹得偏头痛发作,抓了一把白芷加葱白煮水熏蒸,热气腾腾熏完额头,当场就感觉血管不再蹦蹦跳跳,不过要提醒油性皮肤的朋友,白芷磨粉敷脸可能引起光敏反应,最好晚上用。
徐长卿:名字浪漫的"万能止痛草" 光听名字就知道这不是凡草,相传这味药能让走路生风的"徐先生"放慢脚步,它确实配得上这个诗意的名字——对各类炎症疼痛都有奇效,我丈母娘常年肩周炎,每次发作就用鲜徐长卿捣烂敷在痛点,那叫一个立竿见影。
现代药理显示,徐长卿含有的丹皮酚能抑制前列腺素合成,镇痛效果持续时间长,但千万别被它的温顺外表骗了,这草药有轻微毒性,内服一定要严格控制剂量,每天不超过9克。
乳香没药:伤科圣药的黄金搭档 处理跌打损伤时,老中医总爱把乳香和没药开在一起,这对"CP"就像武侠小说里的双剑合璧,乳香活血消肿,没药散瘀止痛,配上黄酒送服,简直是运动爱好者的急救包。
我们小区篮球队的小伙子们就深谙此道,每次球场上挂彩,都会来讨要这两味药粉,不过要提醒大家,这两种树脂类药材气味刺鼻,胃肠道敏感的人服用后可能恶心呕吐,最好装胶囊服用。
细辛:以毒攻毒的止痛猛将 都说"细辛不过钱",这味马兜铃科植物确实霸道,但只要掌握好剂量(不超过3克),它能瞬间打通闭塞的鼻腔,缓解偏头痛,我鼻炎发作时,用细辛粉末吹鼻孔,那酸爽滋味让人眼泪直流,但通气效果绝对一流。
不过这可是位"危险分子",过量会损伤肾功能,2015年国家药典已经明确标注细辛的每日用量上限,大家千万别自行加大剂量,更不能长期服用。
两面针:藏在山野的镇痛宝藏 这种南方常见的灌木浑身是宝,根、茎、叶都能入药,最神奇的是用它的鲜叶揉碎外敷,能快速缓解蚊虫叮咬、轻度烫伤的疼痛,去年我去云南旅游被毒虫咬了,当地老乡摘了几片叶子搓出汁液涂上,五分钟就不痒了。
现代研究发现,两面针含有的氯化两面针碱镇痛效果显著,已经有中成药"两面针镇痛片"上市,不过这药性质寒凉,脾胃虚寒的人吃了容易拉肚子,建议饭后服用。
夏天无:应季而生的祛风止痛药 这味只在春夏采收的中药,简直就是为风湿骨病量身定做,它含有的生物碱能阻断疼痛神经传导,对坐骨神经痛、颈椎病有奇效,我姑父二十年的老寒腿,坚持服用夏天无胶囊三个月,现在阴雨天也敢出门遛弯了。
不过这药有个怪脾气,必须春天采集才有效,市面上有些不良商家用其他植物冒充,大家购买时要认准GMP认证的正规厂家,别贪便宜买路边摊的"三无产品"。
祖师麻:西北高原的祛痛秘方 去过甘肃、青海的朋友可能见过这种矮灌木,当地人叫它"老牛筋",它的茎枝泡酒外擦,能迅速缓解风湿痹痛,我岳父膝盖积水,用祖师麻200克泡5斤白酒,每天擦拭两次,半个月就能正常下蹲。
需要注意的是,祖师麻有小毒,不能内服,孕妇和哺乳期女性更要远离,皮肤破损处也不能涂抹,建议配合艾灸使用,止痛效果加倍。
丁香:厨房里的温暖止痛剂 没想到调料柜里的丁香也是止痛良药吧?这味香料性味辛温,最能温暖中焦,胃寒引起的腹痛腹泻,嚼两粒公丁香立刻见效,去年我儿子吃冰激凌吃多了肚子疼,我让他含着丁香,不到十分钟就活蹦乱跳了。
不过要提醒,丁香油酚含量过高可能刺激黏膜,小孩使用时要碾成粉末,成人可以直接含服,阴虚内热体质的人慎用,否则容易上火牙龈肿痛。
这些天然止痛药虽然好用,但也要讲究方法,急性疼痛时可以单独使用,慢性疼痛建议组方配伍,比如风寒头痛用白芷+川芎,跌打损伤选乳香+没药,妇科痛经宜元胡+当归,最重要的是辨证施治,湿热体质别用温燥药物,体虚病人慎用峻猛之品。
现在药店里能买到这些中药的饮片、配方颗粒甚至现成的中成药,但我个人建议,初次使用最好先看中医诊断体质,毕竟每个人的疼痛原因不同,把这些老祖宗的智慧用好了,说不定能让你告别化学止痛药,过上"天然无添加"的健康生活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