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橘子,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酸甜多汁的果肉,但很多人不知道,被随手丢弃的桔核其实是味"宝藏药材",这个藏在果肉里的小东西,在中医眼里可是有着千年药用历史的养生佳品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不起眼却大有来头的中药桔核。
从果盘到药房的千年跨越 在古代中医眼里,桔核可不是吃剩的垃圾,李时珍在《本草纲目》里专门记载过:"桔核苦平无毒,专入肝经,主治疝气、乳痈、腰痛",老辈人常说"一个桔子五味药",说的就是桔子全身都是宝——桔叶疏肝,桔皮理气,桔络通络,桔核散结,桔饼健脾,这小小的桔核能入药,靠的是它独特的药性。
桔核的三大看家本领
-
理气止痛的"急性子" 别看桔核个头小,对付急性疼痛倒是有一手,特别是肝气郁结引起的胸胁胀痛,用桔核配柴胡、香附煎水,就像给憋闷的气球放气,很多老中医治疗乳腺增生时,都会在方子里加一把桔核,取的就是它软坚散结的作用。
-
止咳化痰的"慢郎中" 对于老慢支患者来说,桔核算是温润的调理高手,它能把燥痰变稀痰,把死痰变活痰,民间有个土方子,用盐水炒过的桔核研末,每天早晚冲水喝,对付抽烟引起的慢性咳嗽特别管用,不过要见效可得耐着性子,少说也得吃半个月。
-
暖腰膝的"隐形腰带" 现在坐办公室的年轻人,十个有八个喊腰疼,中医说这是"寒湿困腰",这时候用桔核配上杜仲、补骨脂熬汤,就像给腰部系了条发热的腰带,尤其是女性经期腰酸,用桔核红糖水送服,效果比暖宝宝还贴心。
现代人的创新用法 别以为传统药材只会煎汤药,现在的养生达人可玩出了不少新花样,有人用桔核泡酒擦痛风关节,说是比红花油还管用;也有主妇煮鸡汤时丢几粒桔核,既能去腥又能调气血,最绝的是广东人,把盐焗桔核当零食吃,既过嘴瘾又养肝气。
注意事项别马虎 虽说桔核好处多,但也不是人人适合,孕妇要远离这个"破气"的家伙,阴虚火旺的人吃了容易上火,最保险的方法是找中医师辨证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不同的锁,得找对钥匙才灵,市面上的桔核制品五花八门,建议选晒干无添加的原生货,那些染色处理过的反而伤了药性。
辨别窍门要记牢 挑桔核也有讲究,个头饱满、颜色发黄的才是上品,闻着应该有淡淡的清香,要是有霉味或者刺鼻味道,准是陈年旧货,最好买带壳的整桔核,现剥现用最新鲜,药店里那种去壳的桔仁粉,保不准掺了别的粉末。
这不起眼的小东西,承载着几千年的养生智慧,下次吃桔子别急着扔核,想想老祖宗留下的宝贝,不过话说回来,再好的药材也得对症,养生这事急不得,慢慢调理才能见真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