鸡中药配方大全,老兽医压箱底的养护秘籍,养鸡户必看!

一归堂 2025-05-06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我家鸡群最近总打蔫儿,抗生素越用越没效果,咋办?"隔壁村王大爷叼着烟袋锅子,蹲在鸡舍旁发愁,这场景我在养殖场见了二十多年,每次掏出祖传的中药配方本,总能引来一群取经的养殖户,今儿就把这本泛黄笔记本里的宝贝方子整理出来,从雏鸡开口到老母鸡调养,全是实打实的干货!

小鸡开口定乾坤:三味药打好基础 刚出壳的毛茸小鸡像团棉花,肠胃娇贵得很,过去老一辈用小米拌土霉素,现在咱换种法子——金银花30克煮水冷却,拌在20斤饲料里,这花儿既能消炎又不带抗药性,小鸡崽啄食时眼睛亮晶晶的,三天就能看见满场撒欢的小绒球。

要是碰上阴雨天育雏,记得添点"三黄散":黄连15克、黄芩15克、黄柏15克碾成细粉,每公斤水加1克,去年梅雨季我试过,原本拉稀的小鸡两天就成形,绒毛蓬蓬松松像蒲公英似的,不过这苦药不能天天喂,每周两次刚好。

长大防病有妙招:便宜药材治百病 养到半大的鸡最爱闹腾,最常见的就是呼吸道问题,这时候厨房里晒的橘子皮就成了宝,200克陈皮煮水兑在饮水器里,酸甜气味引得鸡群抢着喝,连着三天,打喷嚏的鸡脖颈马上挺直了。

最让人头疼的大肠杆菌,其实艾叶灰就能搞定,把端午挂剩的艾草烧成灰,按5%比例拌料,连用五天,上次张家小子不信邪,结果他家鸡群拉稀控制不住,还是来我这抓了把灰去救场。

产蛋高峰巧调理:蛋壳质量翻倍涨 到了产蛋期,母鸡特别容易缺钙,别急着买钙粉,菜市场买两斤牡蛎壳,焙干碾碎拌在保健砂里,这招是我爷爷教的,他说海边人家养的鸡下蛋声特别脆,秘密就在这贝壳粉里。

要是碰上软壳蛋,赶紧煮点"补钙汤":龙骨(猪脊椎骨)200克炖烂,掺着杜仲15克、续断10克,连喝三天,蛋壳厚度能从0.2毫米涨到0.35毫米,去年合作社的老李头用了这方子,鸡蛋价格每斤多卖三毛钱。

四季调养有讲究:应时药膳最灵验 春天万物生发,鸡群容易上火,摘些蒲公英晾干,按2%比例拌料,绿莹莹的饲料看着就清爽,夏天暑气重,西瓜皮别扔,晒干后300克煮水,能让鸡群安静度夏,秋燥时节弄点麦冬煮水,冬天就该用党参黄芪炖汤暖胃。

老母鸡回春术:几味草药续生机 养了两三年的母鸡下蛋不积极?试试"返老还童散":当归20克、益母草15克、淫羊藿10克,磨碎拌在饲料里,隔壁村养殖场的罗老板用过,原本要淘汰的鸡又挺胸下蛋三个月。

实战小贴士:药材采购有门道 别以为中药贵得吓人,其实很多材料都能就地取材,艾草端午节前多采些,橘皮晒干存玻璃罐,蒲公英开花前随便挖,实在要买的,去中药材市场盯准"统货",也就是外观一般的批发货,价格便宜还实用。

重要提醒:中药虽好可不能乱配,就像做饭放调料,剂量差之毫厘效果天差地别,新手建议先从小方子试起,观察鸡粪颜色、精神状态,记住咱们的老话:"是药三分毒",保健为主,治病为辅。

这些年看着周围养殖场从抗生素依赖转到中药养护,最明显的变化是鸡舍味道变小了,鸡蛋蛋黄颜色深了,最重要的是药费开支直线下降,前些天镇上开养殖交流会,几个年轻养殖户围着我问配方,我翻着那本破旧的笔记本说:"这里面的方子,都是拿几十年养鸡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