血压低别慌!这5种中药帮你稳住血压,收藏备用!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2 0
A⁺AA⁻

最近总听朋友说"血压低不是病,晕起来真要命",这话可一点不假,特别是蹲下站起来眼前发黑、爬楼梯气喘吁吁、整天没精打采这些症状,说不定就是低血压在作祟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中医调理血压那些事儿,五味便宜又好用的中药材,让你告别"低压烦恼"!

为啥会血压低?中医怎么说? 西医看血压低是循环系统动力不足,中医却另有说法,老中医常说"气为血之帅",气虚推动无力,血液就像小溪流不动;再加上脾胃虚弱不能生化气血,肝肾不足导致精血亏虚,这才让血压总也上不去,所以调理重点就在补气养血、健脾益肾。

五种升压中药,家家厨房都有

  1. 黄芪——补气界的扛把子 这味金色药材堪称"平价人参",特别适合气虚型低血压,每天用15克黄芪煮水,加两片红枣,就像给心脏装了个小火炉,记得选切片的内蒙古黄芪,炖汤时放几片,连喝一个月,爬楼不喘了,手脚也暖和了。

  2. 党参——温和版的补气能手 怕黄芪太燥的朋友可以试试党参,它性味甘平,泡水喝能慢慢滋养脾胃,推荐个懒人吃法:党参粉+山药粉+蜂蜜,调成糊糊当早餐,坚持两周,你会发现蹲厕起身时太阳穴不再突突跳了。

  3. 甘草——调和诸药的小甜心 别小看这普通甘草片,它能协调其他药材的药性,血压偏低的人可以用3克甘草搭配枸杞泡茶,甜甜的味道很容易坚持,不过注意别长期单喝,最好搭配其他药材,免得反酸上火。

  4. 肉桂——温阳升压的暖宝宝 怕冷体质的低血压患者最适合肉桂,每天早晨喝咖啡时加半勺肉桂粉,或者炖肉时放片桂皮,就像给血管做了SPA,但阴虚火旺、爱长痘的朋友要少吃,不然嘴唇该起泡了。

  5. 黄精——滋阴补血的老朋友 这味皱巴巴的药材专治头晕耳鸣,用黄精炖鸡最滋补,每周吃两次,连汤带肉全消灭,上班族可以自制黄精膏,早晚一勺冲水喝,三个月下来,蹲下捡东西再也不用扶墙了。

巧搭组合,效果翻倍 单用不如配伍,这里教大家几个经典组合:

  • 黄芪+当归=气血双补(适合面色苍白)
  • 党参+麦冬=气阴同调(适合口干舌燥)
  • 甘草+陈皮=健脾和胃(适合腹胀便溏)

特别注意这些事

  1. 辨证很重要:怕冷多用桂枝,盗汗加点麦冬,便秘配火麻仁,腹泻加芡实,别瞎折腾
  2. 循序渐进:从5克开始试,像煲汤一样慢慢加量
  3. 避开禁忌:高血压患者绕道走,孕妇小孩要问过医生
  4. 搭配食疗:多吃莲子、葡萄干、猪肝,少吃冬瓜、芹菜

真实案例分享 邻居王阿姨常年血压90/60,整天喊累,后来每天用黄芪15克+红枣5颗煮水,配合艾灸足三里,两个月后量血压稳定在110/70,现在天天跟着广场舞队蹦跶,不过她刚开始喝黄芪上火,后来加了麦冬就解决了。

常见疑问解答 Q:中药升压多久见效? A:轻的半个月,重的要三个月,关键在坚持 Q:能不能和西药一起吃? A:间隔半小时服用,最好问下大夫 Q:年轻人低压要紧吗? A:经常头晕乏力就要重视,别拖成慢性疲劳

最后提醒大家,中药调理就像小火慢炖,要有耐心,如果出现心慌、头痛这些不适,赶紧停用,建议先找中医师把脉,确认自己是气虚、血虚还是脾肾阳虚,对症下药才安全,毕竟身体是自己的,好好调理才能活得精神!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