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妈,这黑乎乎的东西真是喝的药?"小时候看着碗里飘着的党参和枸杞,我总忍不住捏着鼻子逃跑,直到后来跟着爷爷蹲在后院晒药材,才慢慢摸清楚这些草根树皮里的门道,今天咱们就唠点实在的,把祖辈传下来的中药家底儿扒拉清楚!
【认药识图第一课:这些名字你得知道】
要说中药名可太有讲究了,光听名字就带着山野灵气,比如带"子"字的大多来自果实,车前子、菟丝子;带"花"的自然采自花朵,像旋覆花、辛夷花,最有意思的当属那些形象命名的,比如牛膝真像牛膝盖形状,狗脊草活脱脱小狗的脊背,还有那鱼腥草,揉碎了真能熏得人皱眉头。
前年去安国药材市场开眼界,整整三条街的摊位摆满了黄麻袋,当归堆得像小山,黄芪捆成齐腰高的柴火垛,最稀奇的是看见个老爷子在挑"蝉蜕",那些金灿灿的空壳在太阳底下泛着光,据说要选背部裂口完整的才算上品。
【藏在药柜里的山河岁月】
老药铺的抽屉墙就像本立体地理志,川贝母带着四川盆地的潮气,阿胶块凝结着东阿井水的清冽,藏红花丝里裹着高原的阳光,去年在云南见到棵三七,主根比小孩拳头还大,挖药人说这是"铜皮铁骨",摔地上都蹦三蹦。
有些药名里藏着典故,白芷为什么带"白"?因为晒干后像白绢;防风真能防风?老中医说它专治月子里吹了风,最逗的是"鸭跖草",叶片真像鸭子脚掌,小时在田埂边揪着玩过,哪想到还是治蛇毒的良药。
【厨房里的中药密码】
别以为中药都得苦着脸喝,我家炖肉必放八角茴香,卤牛肉丢几粒花椒,这都是隐形的中药选手,上个月咳嗽,邻居阿姨塞给我块罗汉果,泡水喝甜丝丝的,查资料才发现这果子在广西都用来煮凉茶。
菜市场里也藏着中药铺子,卖莲子的阿婆会叮嘱"红莲子补脾,白莲子清火",卖红枣的大叔掰开半颗说"看这金丝,炖汤要选新疆灰枣",就连超市货架上的陈皮梅,包装上印的"九制陈皮"可是正经用橘子皮炮制的。
【救命仙草的前世今生】
真正见识中药威力是去年陪姥爷采石斛,悬崖上的铁皮石斛要系着绳子才能够到,摘下来直接嚼,黏液能把手指粘住,老人说以前闹饥荒,这东西能续命,现在成了抗癌明星。
医院走廊里常闻到的艾草味,端午节门口挂的苍术香囊,泡脚时扔进去的红花,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的健康密码,就连年轻人追捧的"熬夜水",配方里的菊花、枸杞、桂圆,细数都是药食同源的老面孔。
【识药避坑指南】
市面上的中药陷阱可不少,染色的萸肉、硫磺熏的百合、掺了水泥的冬虫夏草,稍不注意就中招,记得去年在景区买的"野生灵芝",拿回家发现背面光滑得很,真正的野生灵芝该有虫眼和泥土痕。
保存药材也有门道,人参要埋进石灰缸,陈皮得挂在通风处,否则分分钟长毛,我妈有次把西洋参片放冰箱,结果串了韭菜味,炖汤时差点把全家香晕过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