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成都买中药别慌!这8个地方老成都人都爱去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3 0
A⁺AA⁻

"老板,当归称两斤!"推开老巷子里的中药铺木门,浓郁的草药香混着蝉鸣扑面而来,作为在成都生活了十年的"新土著",今天带你们挖遍这座城市的中药宝藏地,从百年老店到网红药房,保证让你买到放心好药!

老字号药店:藏在街角的中药博物馆 路过红星路步行街时,总能看到一群嬢孃端着保温杯在"德仁堂"门口排队,这家创始于1890年的老字号,柜台上永远摆着泛黄的线装本草纲目,上周陪张阿姨来抓调理失眠的酸枣仁,老师傅用戥子称重时手都不抖一下,边包药边念叨:"我们这儿的川芎都是峨眉山脚收的,您闻闻这股子清香气"。

隔壁"同仁堂"的玻璃柜里码着人参鹿茸,看着就贵气,但真正懂行的都知道往里走,有个不起眼的小门通往中药材区,周三上午来最划算,三七粉买五送一,还能免费打粉,记得穿双舒服的鞋,光是逛完春熙路店的二楼药材区,就得走上两千步。

三甲医院药房:专家开的方子这里配齐 省中医院的取药窗口永远排着长队,但真材实料让人安心,上个月咳嗽在这开了三副杏仁止咳汤,药师特意交代:"头煎用冷水浸泡半小时,砂锅文火慢熬",现在医院还贴心地代煎中药,真空包装往冰箱一扔,早晚用热水泡泡就行。

市二医院中医科有个隐藏福利——每月15号免费辨识药材活动,上次带着娃去认了麦冬和百合,护士姐姐还教我们用黄芪炖鸡,不过三甲医院的药确实不便宜,抓了七味药花了两百多,但想着是GMP认证的,也就值了。

荷花池药材市场:批发价的秘密基地 要说性价比之王,还得是火车北站背后的荷花池中药材市场,早上六点开市时最热闹,满地麻袋装着党参、枸杞,空气里飘着藏红花的辛香,在这里买陈皮要当心,看着金灿灿的可能硫磺熏过,得找固定摊位的老熟人。

我常去A区23号那家,老板娘是个胖乎乎的川妹子,她家的茯苓块比超市便宜一半,不过这里只收现金,记得带个小弹簧秤防身,周末去最好,很多中药世家会摆临时摊,能买到正宗的九尺板鸭配方里的肉豆蔻。

社区便民药房:家门口的应急站 我们小区门口的"杏林大药房"才是社畜救星,有次半夜发烧,穿着睡衣冲下去敲门,值班小哥二话不说就抓了连翘薄荷,这种24小时药店虽然贵点,但胜在方便,现在很多连锁药房都能代煎,加十块钱就能把乌鸡白凤丸熬成膏方。

最近发现"康美智慧药房"能手机下单,选好克数直接配送到家,前天试了下抓阿胶,顺丰冷链送来时还带着冰袋,真是懒人福音,不过机器分装的药材不如老师傅手拣的干净,总混着碎渣子。

道观寺庙周边:藏着修行者的私藏 青羊宫对面有家"慈航堂",卖的都是道士们自己采的石斛,去年清明去拜太岁,顺手买了罐野生绞股蓝,泡茶喝确实比茶叶店买的清香,文殊院后门那条街更绝,三家药铺挨在一起,和尚庙卖素斋,道观卖丹药,和尚道士抢生意的样子特别有趣。

特别推荐大慈寺旁边的"菩提医馆",每周三有老居士义诊,上次肩周炎就是在那里敷了自制的黑膏药,三十块钱搞定,比去医院排队强多了,不过这些地方讲究缘分,有时候去早了没开门,去晚了又打烊。

网购避坑指南:这样买准没错 现在某宝某东的中药店多如牛毛,我踩过雷才总结出经验:认准"药监局备案"标识,销量过万的反而要小心,有次图便宜买了云南三七,结果收到的是打了蜡的工业货,后来学精了,专挑产地直发的店铺,像买川贝母就搜"松潘县农家自种"。

最保险的是阿里健康大药房,虽然价格透明但品质稳当,疫情期间在那囤了二十包金银花,每包都有独立编码,不过生鲜类药材千万别网购,前年买的鲜石斛在路上闷烂了,臭得整栋楼都在问是不是谁家腌咸菜。

在成都买中药就像寻宝,老巷子里的铜秤比电子秤实在,道观门前的野山参比商场专柜地道,记住三个窍门:看色泽自然不艳俗,闻味道纯正不刺鼻,摸质地干燥不返潮,下次抓药前,不妨先去人民公园喝碗盖碗茶,和老成都们聊聊他们的私藏药方,说不定能有意外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