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芍与赤芍,中药里的双生姐妹有何不同?

一归堂 2025-05-07 科普健康 1604 0
A⁺AA⁻

走在中药房总能看到两味带着"芍"字的药材——白芍和赤芍,就像中药界的双胞胎姐妹,别看名字像,功效却大不相同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对"性格迥异"的姐妹花。(配图:药房里并排摆放的白芍与赤芍)

从颜色看本质:白芍补血,赤芍活血

老中医常说"白芍养血如春风化雨,赤芍破瘀似秋风扫叶",白芍经过沸水煮透后晒干,表面泛着淡淡的粉白色,质地绵软像熟红薯;赤芍则是直接切片晒干,断面呈现暗红色,质地硬脆如木头,这颜色差异恰似两人的性格写照——白芍温婉滋补,赤芍刚烈攻伐。

记得去年邻居王婶月经不调,老中医给她开的四物汤里用的就是白芍,他说这就像给干涸的土地浇水,慢慢滋养血脉,而楼下开健身房的小张运动扭伤,医生开的活血化瘀方子里必有赤芍,说是要把淤堵的河道疏通开来。

炮制讲究多:生用熟用效果大不同

别看都是芍药根,炮制方法大有门道,白芍需要煮熟至透心,这样既能去掉本身的寒性,又能增强柔肝止痛的效果,我曾在药厂见过工人师傅煮白芍,说要掌握"三沸三凉"的火候,煮到筷子能轻松插透才算合格。

赤芍则讲究"生峻熟缓",生赤芍活血力量强,适合急症;炒炭后的赤芍反而能收敛止血,有次看老药师处理跌打损伤的药方,生赤芍配田七研末外敷,他说这叫"以暴制暴",把淤血快速化开。

经典方剂里的黄金搭档

这两姐妹在经方里经常成对出现,堪称中药界的"太极组合",伤寒论》里的桂枝汤,白芍配桂枝调和营卫;桃核承气汤里赤芍配桃仁攻坚破瘀,最妙的是当归六黄汤,白芍敛阴,赤芍清热,一收一放治盗汗。

我采访过省中医院的李教授,他形象比喻:"这就像管弦乐队,白芍是小提琴负责主旋律,赤芍是打击乐掌控节奏。"不过他也提醒,月经量多的女性要慎用赤芍,好比洪水期别急着挖河道。

现代研究新发现:成分决定功效

现在科学手段揭开了奥秘:白芍含芍药苷能镇静止痛,赤芍含芍药素擅长抗炎抗血栓,有意思的是,两者都含有苯甲酸,但白芍经过炮制后含量降低,所以药性更平和,最近某中医药大学的研究显示,白芍提取物能保护肝细胞,赤芍成分则可抑制肿瘤血管生成。

不过可别自己当神农氏尝试,我表弟听信偏方用鲜芍药泡酒,结果喝得胃疼住院,老药师说新鲜芍药含有鞣质和挥发油,必须经过规范炮制才能入药。

厨房里的养生智慧

日常食补也有讲究,炖乌鸡放白芍能缓解痛经,煲牛膝汤加赤芍可预防静脉曲张,但要注意白芍不适合与藜芦同用,就像牛奶不能混果汁,有次见奶奶做八珍糕,特意把白芍磨粉掺进去,她说这是祖传的气血双补方子。

辨别真假也有窍门:真白芍断面整齐呈放射状纹理,闻着有淡淡甜味;假白芍多是用竹节参冒充,煮后会发硬,赤芍真品掰开时断面呈粉性,假货则像木柴般僵硬。

这对药坛姐妹花,一个如月光润物无声,一个似烈火熔金断玉,下次抓药时不妨多问问药师,根据自己的体质选对"芍"药,毕竟中药讲究的正是这种阴阳平衡

猜你喜欢

17782058171 2964496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