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山里的宝贝可真不少!前阵子跟着老中医进山采药,才发现那些不起眼的野草野花居然都是值钱货,今天给大家扒一扒山里常见的中药,全是实拍图鉴,建议先收藏再慢慢看!
【艾草:山野里的"妇科圣手"】 刚到山脚就撞见一大片艾草,叶子背面白绒绒的像披了层霜,这玩意儿可不光是粽子叶,晒干捣碎了敷肚子能缓解痛经,熏艾条还能祛湿气,记得去年邻居王婶腰痛,用艾草煮水热敷了三天就好多了,不过要认准五月前采摘的嫩艾,老了药用价值就差了。
【金银花:悬崖边的"清热解毒王"】 顺着溪沟往上爬,岩缝里藏着金银花,没开花时绿油油的藤曼,开了花倒是金灿灿银亮亮,摘花苞晒干泡茶最清热,我们当地上火都喝这个,有次看见个驴友采了一大把,老中医赶紧制止——开败的花千万别要,药效差还伤胃。
【七叶一枝花:毒蛇克星藏得深】 在腐殖土厚的背阴坡,终于找到几株七叶一枝花,这货可神了,整片叶子只长一朵花,像不像七个人托着个宝塔?根茎磨成粉治蛇虫咬伤一流,我们村猎户裤兜里总揣着干的,不过这玩意有毒,可别乱吃,外用才安全。
【石斛仙草:石缝里的养生贵族】 峭壁上那丛铁皮石斛够着阳光疯长,胶质浓得能拉丝,以前只觉得好看,原来这是滋阴圣品,老中医说新鲜茎秆榨汁喝最补,不过现在野生的少,多半都是种植的,提醒大家看到生长在石头上的草茎,八成就是它。
【鱼腥草:搓破冒汁的怪味精灵】 溪边阴湿地带准有鱼腥草,揉碎叶片真的满手鱼腥味,别看难吃,凉拌能消炎,我们贵州人拿它当家常菜,有次城里亲戚来山里,被这味道熏得直皱眉,喝了三天鱼腥草汤倒把咽炎喝好了。
【夏枯草:麦穗似的灭火队长】 山顶风口处成片的夏枯草正在抽穗,远看像紫色麦浪,这草专治肝火旺,眼睛红肿泡茶喝特别灵,老辈人说"夏至枯",意思是过了夏天就枯了,所以得赶在立夏前采收,不过现在四季都能买得到干货。
【苍耳子:浑身带刺的鼻炎救星】 灌木丛里挂满苍耳子,活像小刺猬缩成团,小时候总拿它粘衣服玩,哪知这是通鼻窍的良药,炒焦捣碎塞棉球治鼻炎,我们村老人都懂这招,不过种子带钩毛,沾上衣服能跟半天,采收时要戴手套。
【半夏:毒美人藏在落叶下】 扒开腐叶堆,果然藏着圆溜溜的半夏,这白胖疙瘩能止呕化痰,但生吃有毒!必须用姜矾水泡透才能入药,有年新手采药误食生的,吐得昏天黑地送医院,可把大家吓坏了。
【淫羊藿:催情圣药羞答答】 在向阳坡发现几株淫羊藿,叶片像铁扇公主的芭蕉扇,泡酒喝能补肾壮阳,山里老伯偷偷塞给我偏方,说是祖传的,不过这名字太直白,中药店都改叫"仙灵脾",柜台阿姨脸通红递药方的样子我还记得。
【龙葵果:黑珍珠似的抗癌斗士】 下山路上熟透的龙葵果乌溜溜发光,酸甜口像迷你版葡萄,全草入药能抗癌,不过籽有毒别多吃,小时候当野果摘,被奶奶追着打:"这是药草!"现在才知道治咳嗽肺炎确实管用。
压箱底的保命知识:采药要留根!去年有人把成片七叶一枝花连根挖走,第二年那片山崖光秃秃的,老中医说"人留药根,药留人路",采顶上嫩芽就行,留点老根来年还能长,要是遇上稀有品种,拍照留档比采摘更有意义。
最后唠叨一句:山里认药靠经验,很多毒蘑菇和断肠草长得像药材,建议大家跟着老师傅学,或者买正规图谱对照,要是不小心误食,赶紧喝大量绿豆汤催吐,及时就医!你们家乡山里还有哪些神奇草药?快来评论区露两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