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妈!炖肉别放八角了!"小时候总嫌厨房里那股浓郁香气的我,现在却成了中药调料柜前的常客,这些年研究养生菜谱才发现,咱们家厨房抽屉里藏着的哪是普通调料?分明是老祖宗留下的养生密码本!今天就带大家认识10位"调味界兼中医科"的跨界选手,看完再也不敢小看厨房里的这些宝贝。
【八角:厨房里的暖阳】 每次路过卤料摊,那股甜香总勾得人走不动道,别看八角长得像电影里的外星飞船,人家可是正儿八经的"八角茴香",广西老乡管它叫"大料",炖红烧肉时丢两颗,肉香能穿透三条街,中医说它能温阳散寒,就像给肠胃盖了床小棉被,不过可别贪嘴,上次我煮甜品放多了,硬是把莲子羹喝出了风油精味。
【桂皮:衣柜里的暖宝宝】 南方朋友冬天爱在袜子里塞桂皮,这招虽土但真管用,我家炖牛腩必放桂皮,那股带着木质清香的甜味,比任何味精都鲜,老中医说它能暖胃止痛,特别适合宫寒的姑娘们,有次闺蜜痛经,我给她煮了桂皮红糖水,喝得她直皱眉却效果奇好,记住选越南桂皮,薄如纸片却香气扑鼻。
【香叶:西餐里的中国卧底】 这月牙形的小可爱总藏在咖喱粉里搞偷袭,其实它是典型的"墙内开花墙外香",国内多用来卤牛肉,国外拿它配意面,最妙的是炒坚果,临出锅前放两片,满屋子都是阳光晒过的味道,印度人管它叫"甜茴香",我们广西人拿它炖酸汤,酸辣里透着清凉,夏天吃特别开胃。
【草果:厨房去腥大将军】 云南老表做牛肉汤必放草果,这带毛刺的"黑果子"专治各种肉类腥臊,记得第一次啃猪脚被腥到怀疑人生,自从学会用草果拍破去炖,连骨头缝都浸透了香料,它还是祛湿利剑,回南天煮薏米水时放两粒,整个人都清爽了,不过千万别直接嚼,那麻舌头的劲儿堪比跳跳糖。
【丁香:粤式茶点的点睛笔】 广式腊肠里那点点深色的就是丁香,像撒在夜空里的小星星,潮汕人煲鸭汤要放丁香,说是能提鲜解腻,我最服的是做陈皮糖,指甲盖那么大的丁香,能让整锅糖浆飘出教堂蜡烛的香气,不过这玩意儿后劲足,有次做卤水鹅放多了,吃得半夜嘴角发麻像触电。
【砂仁:孕妇厨房的守护神】 广东阿婆煲鸡汤必放砂仁,说是能安胎止呕,这带斑点的小家伙确实神奇,熬鲫鱼汤时放3颗,鱼腥味全无还多了层果香,我们老家用它蒸排骨,肉质变得异常软嫩,连小孩都能啃三块,不过要挑阳春砂仁,个头虽小但香气醇厚,劣质品闻着像樟脑丸。
【陈皮:越陈越香的时光胶囊】 新会老陈皮简直就是液体黄金,泡水喝能闻到整个珠三角的阳光,我家腌柠檬鸡爪必放五年陈皮,酸辣里带着岁月沉淀的甘甜,最绝的是配普洱茶,那口醇厚能把整个喉咙都熨平,不过买陈皮要擦亮眼,真正翻晒的表皮泛油光,硫磺熏过的死白得像石膏。
【花椒:川渝火锅的灵魂火花】 四川人吃火锅,没花椒就等于喝奶茶没珍珠,青花椒是麻舌界的小清新,红花椒则是重口味的老炮儿,我们重庆邻居秘制泡椒凤爪,要用白酒泡过的花椒,脆生生的咬下去,舌尖先蹦迪口腔再开演唱会,不过北方朋友要小心,上次教老妈做麻辣牛肉,她把花椒粉当盐撒,结果全家人喝了三壶水。
【高良姜:海南鸡饭的隐形冠军】 新加坡海南鸡饭的香味密码不是大蒜,而是切片的高良姜,这生姜的近亲自带柑橘香,炖羊肉时放两片,膻味瞬间消失无踪,潮汕人做粿条汤必加它,滚烫的汤冲下去,整间屋子都飘着雨后竹林的清新,不过要挑广东徐闻产的,表皮淡黄带豹纹的最好。
【白芷:卤水拼盘的颜值担当】 卤猪蹄要想白嫩透亮,全靠白芷来撑腰,这钻石粉末似的调料还有个浪漫名字——香白芷,炖鲫鱼汤时放少许,奶白色的汤看着就诱人,北方人包粽子也爱加它,糯米混着药香,吃三个都不觉得腻,不过千万戴手套切,不然指尖染了香气洗都洗不掉。
这些厨房里的中药精灵,哪个不是身怀绝技?下次做饭前不妨打开调料罐,看看能不能组个"养生特工队",不过要记住,它们既是药三分毒,就像螺蛳粉里加人参——补过头反而闹笑话,最好的用法还是跟着老祖宗的智慧走,该炖肉时炖肉,该煲汤时煲汤,让食物的美味与药性自然相融,毕竟,人间烟火气,才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