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天气忽冷忽热,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咳嗽声让我突然想起个事儿——咱们老祖宗留下的药箱里,真藏着几味能"唤醒"呼吸系统的宝贝,前阵子陪老爸去医院复查慢阻肺,老教授开的方子里有几味药特别打眼,回来一查资料才发现,这些看似普通的中药居然暗藏"呼吸兴奋剂"的本事!
先来说说大家最熟悉的【麻黄】,这味被李时珍称为"发表第一药"的草本,可是中医急救箱里的常客,记得去年流感季,隔壁王叔高烧不退喘不上气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就有麻黄,它含有的麻黄碱就像天然的肾上腺素,能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平滑肌,把被痰液糊住的气管"撑开"一条缝,不过可别小看这3-5克的剂量,当年华佗用它配的"麻沸散"可是最早的全身麻醉剂呢!
再说说厨房里常见的【甘草】,这根甜丝丝的草根可不只是泡水喝那么简单,西医研究发现它含有的甘草酸像台精密空调,既能抑制炎症因子在支气管里"放火",又能调节神经递质防止呼吸中枢"罢工",我奶奶常年咳嗽就用单味甘草片煮水,她说喝完喉咙像抹了层蜂蜜,透气都顺畅了。
真正让我惊掉下巴的是【细辛】这味药,别看它长得像枯树枝,含的甲基丁香酚可是强力呼吸催化剂,去年在药店抓药时听坐堂医师说,他们抢救过心衰导致呼吸微弱的病人,细辛入汤后血氧饱和度肉眼可见回升,不过这味药有毒,必须严格遵循"细辛不过钱"的古训,自己千万别乱试。
还有两味藏在经典方剂里的高手——【半夏】和【桔梗】,半夏就像呼吸道清洁工,它特有的生物碱能把黏在气管壁上的痰液分解成水,配合桔梗这个"升降机",药效直冲咽喉部位,记得大学实习时见过哮喘持续状态的患者,西药雾化效果不佳时,加服这两个药组合的汤剂,半小时就能听到明显的痰鸣音减少。
说到这儿必须泼盆冷水:这些中药可不是万能钥匙,麻黄会让心跳加速,青光眼患者碰不得;细辛过量会中毒,孕妇更要躲远点,去年我们小区张大爷信偏方猛灌细辛茶,结果半夜送急诊洗胃,这事儿现在还是街坊们的谈资。
最稳妥的用法是找中医师望闻问切,比如风寒咳喘用麻黄配杏仁,痰多胸闷选半夏搭陈皮,体虚气短要加人参黄芪,我采访过省中医院的呼吸科主任,他说遇到慢阻肺急性发作,经常在西药基础上加3-5味这类中药,效果比单用平喘喷雾还好。
现在明白为啥中医院呼吸科总飘着股特殊药香了吧?这些传承千年的草木精华,正在用现代科学验证的方式守护着我们的呼吸自由,下次感冒憋闷时,不妨让中医师开个"呼吸保卫战"方案,说不定比你攥着的那瓶氨茶碱管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