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熬夜追剧,白天顶着个熊猫眼在工位犯困,同事都说我快成"国宝"了,那天路过南锣鼓巷,被一家老药铺的檀香味勾着了魂,推门进去的瞬间,仿佛穿越回了百年前的京城。
柜台后坐着位白胡子老爷子,正拿着戥子称当归。"小姑娘脸色发青,是不是总熬夜?"吓得我一哆嗦,这老头咋跟会算命似的?原来人家祖上四代都在这儿开药铺,光看眼皮就能知道毛病。
老爷子给我抓了副酸枣仁汤的药材,边包药边唠嗑:"现在年轻人啊,把可乐当水喝,拿手机当枕头,五脏六腑都泡在冰窟窿里。"说着往药包里塞了两片玫瑰花,"加点这个顺顺气,你们这些小年轻火气都旺着呢。"
回家煎药时才想起,这药铺连煎药砂锅都给配好了,按照说明文火慢熬,厨房里飘着股说不出的香,喝第一口差点没憋住——这哪是药啊,分明是带着草木清香的茶汤!当晚头沾枕头就睡沉了,第二天闹钟响时还做梦在云朵上打滚。
连着喝了七天,整个人像破茧的蚕宝宝,以前靠咖啡续命的闺蜜见了我直呼神奇,非要拽着去"打卡",现在我俩每周都去药铺报道,看着老爷子给不同人抓药特别有意思:给程序员配菊花枸杞决明子,专治屏幕脸;给外卖小哥开黄芪红枣茶,说是跑单耗气;连隔壁奶茶店老板娘来调经,都被塞了盒自制阿胶糕。
有回撞见个外国妹子举着手机翻译软件问诊,老爷子比划着穴位讲解,末了还送她两个艾草香囊,现在那药铺成了网红打卡点,不过老爷子还是那句话:"中药不是神仙水,得慢慢养。"
最绝的是他们家药膳方子!上个月重感冒,老爷子开了个"神仙粥":糯米半碗姜丝一把,熬出米油趁热喝,喝完发汗不心慌,第二天照常上班,现在冰箱常备着红豆薏米水,办公室养生壶天天煮着百合陈皮茶。
昨天整理药箱才发现,不知不觉攒了二十多个药包,每个药包都用粗布缝着标签,上面毛笔写着功效,突然想起老爷子总念叨的话:"中药就像老伙计,平时不觉得,关键时候准给你长脸。"这话搁现在叫啥?哦对,"情绪价值"!
听说最近药铺要开直播,教年轻人认草药,准备蹲守首秀,毕竟看老爷子怼人比刷短视频有意思多了,对了,他们药铺支持邮寄,外地朋友也能尝到正宗的"北京养生套餐",信我一句,这年头比奶茶更暖心的,怕是只有这口祖传药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