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街坊邻居聊养生,张婶说泡枸杞,李叔提黄芪炖汤,王奶奶还常年喝当归鸡蛋红糖水,仔细一琢磨,这些看似普通的食材居然都是中药饮片!今天咱就唠唠那些藏在厨房角落里的中药宝贝,保准您看完打开柜子就能找出三五种。
【人参:补气王者也有亲民用法】 说起中药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人参,但别以为只有野山参才管用,普通人家常用的其实是园参,切成薄片后可以直接含服,我隔壁陈大爷每天晨起放两片在嘴里,他说像吃薄荷糖似的提神,其实人参最适合工作劳累的上班族,切片炖鸡汤时放两三片,既能补气又不上火,不过高血压朋友要少吃,实在想吃可以换成西洋参片。
【黄芪:厨房里的防感冒神器】 这个长得像鸡爪的药材堪称平民补品,药店里十块钱能买一大包,我最爱吃黄芪粥,抓一把和大米同煮,煮出来的粥带着淡淡的豆香,体质虚弱的老同志可以用它泡水喝,据说坚持一个月,爬楼梯都不带喘的,偷偷告诉大家,黄芪还能用来腌咸菜,把鲜黄芪切段加盐醋泡着,酸脆爽口还能增强免疫力。
【当归:女人的养颜秘方】 都说"十个女人九个归",这个棕黄色的根块可是妇科圣药,我家媳妇产后调理就靠它,炖羊肉汤时放整根当归,吃肉喝汤连吃一周,脸色立马红润起来,平常用当归粉掺在面膜里,据说能淡斑美白,不过当归味道甘苦,炒菜时千万别放多,否则满锅都是中药味。
【枸杞:明目养生的零食担当】 现在谁家没存着半斤枸杞呢?但这红宝石般的小家伙可不只是泡水喝那么简单,我认识的老中医教了个窍门:枸杞配菊花,各抓一小把开水冲泡,专治长时间看手机的眼睛干涩,要是家里有糖尿病患者,记得用枸杞叶代替果实,凉拌或者煮汤都能降血糖。
【金银花:清热解毒的万能选手】 夏天必备的金银花可不止能泡茶,新鲜采摘的花朵洗净捣碎,敷在蚊虫叮咬处立刻止痒,咽喉肿痛时直接含几朵在嘴里,比含片还管用,我们办公室常备金银花露,加班熬夜后来上一瓶,第二天嗓子不会冒烟,不过体寒的朋友要少喝,可以搭配几颗红枣中和寒性。
【茯苓:祛湿健脾的厨房法宝】 这个白色块状物看着不起眼,却是湿气重的救星,广东朋友最爱用茯苓煲薏米汤,我们北方人可以磨成粉做面食,我试过把茯苓粉掺在饺子皮里,蒸出来的饺子自带淡淡清香,早上起床舌头有齿痕的,连续喝三天茯苓粥,整个人都清爽许多。
【甘草:调和诸药的甜蜜担当】 别看甘草甜得像糖果,人家可是正经中药材,咳嗽痰多时含一片甘草,比止咳糖浆还管用,炖雪梨汤时放两片,既能润肺又能中和寒性,不过高血压患者要当心,甘草有升压作用,最好咨询医生后再食用。
【陈皮:越陈越香的厨房老朋友】 橘子皮晒干就是陈皮?那可不一定!真正道地的陈皮要存够三年以上,我家老爷子爱用陈皮泡酒,说是能化痰理气,煮牛肉时放几片陈皮,肉烂得特别快还不腥膻,雨季潮湿时,用陈皮煮水拖地,整个屋子都是清新的果香。
【菊花:清肝明目的桌面景观】 电脑旁摆盆杭白菊,既是装饰又能护眼,眼睛发胀时揪几朵泡茶,加点冰糖就是现成的护眼饮料,夏天被晒伤后,用菊花水冷敷效果堪比芦荟胶,不过体寒的朋友要少喝,可以搭配枸杞中和寒性。
【麦冬:滋阴润燥的随身伴侣】 这种细长的草本最适合教师、主播这类用嗓过度的人群,我包里常备麦冬石斛茶包,开会前喝一袋,讲两个小时话嗓子都不哑,糖尿病人可以用麦冬煮水代茶饮,既能解渴又能控糖,不过麦冬性寒,手脚冰凉的朋友要少用。
说了这么多,其实中药饮片就像厨房里的调味料,用对了能调出健康好身体,不过要记住三个原则:一是辨证施治,二是适量为宜,三是持之以恒,下次去药店别再只盯着西药货架,转个身就能发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养生宝贝,赶紧翻翻家里的抽屉,说不定某个罐子里正躺着祖传的养生秘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