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张最近总说自己像块冻豆腐,大热天还要裹着外套,去医院一查是阳虚,老中医却不建议他直接吃补药。"你试试药酒温补吧,不过得找对材料。"这话让我想起邻居王叔泡的那缸深褐色药酒,据说泡了三年的鹿茸酒喝得他冬天都敢洗冷水澡。
其实很多人不知道,药酒不是随便抓把枸杞就能泡的,真正能补阳虚的药材都有讲究,就像炒菜得知道哪样食材配哪样香料,我走访了几位民间中医,发现他们给阳虚体质开的药酒方子里,总有几味药材反复出现。
先说肉苁蓉,这味沙漠人参最懂温柔滋补,不像人参那么燥,泡在白酒里两周就能看见原本扁扁的切片慢慢舒展成半透明状,每天早晚喝15毫升,就像给身体点了盏小太阳,特别适合那些总说"腰酸得像扛过水泥"的朋友,配上杜仲效果更佳。
巴戟天是另一个常客,这味药材泡出来的酒带着淡淡的甘草香,记得要选表皮发黄的优质货,泡之前用刀背拍扁更容易析出药效,有位出租车司机师傅跟我说,自从喝了巴戟天配红枣的药酒,开夜班时膝盖终于不钻风了。
要是觉得见效慢,加点淫羊藿准没错,这名字听着猛,其实是循序渐进的温补高手,五十多岁的李大哥泡了两个月,现在爬楼梯不再喘粗气,连啤酒肚都小了一圈,不过初次喝最好兑点温水,免得晚上太精神。
说到猛料还得是鹿茸片,但这绝对是个技术活,新割的梅花鹿茸要切成薄片,用高度白酒密封泡三个月,张老板去年泡了一整根,喝得满脸酡红,结果上火流鼻血,后来改成每次放两片,配合西洋参中和,现在气色红润得像个小伙子。
泡药酒的容器大有讲究,玻璃瓶透光影响药效,不锈钢罐又少了那份醇厚,我见过最地道的是用土陶瓮,封口前撒把陈皮防霉,酒精度数选52度最合适,太低泡不出药性,太高容易伤黏膜。
喝药酒也得挑时辰,早上空腹喝伤胃,洗完澡后半小时正是吸收的好时候,有个快递小哥把药酒当午茶,结果下午送件直犯困,记住每天不超过50毫升,当茶水灌可就弄巧成拙了。
最后唠叨一句,舌苔发黄、半夜盗汗的阴虚体质千万远离这些温补酒,就像浇花得看土壤,补错了反而坏事,实在拿不准,抓点药材去社区医院让大夫帮忙配伍,毕竟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养生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