咱们老百姓常说"偏方治大病",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的,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方子,那可是实打实的救命良方,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流传千年的经典药方,看看这些"古方今用"的智慧到底藏在哪些方子里。
要说最接地气的中医方子,六味地黄丸绝对排得上号,这个被称为"补肾祖方"的药方,最早能追溯到宋朝钱乙的《小儿药证直诀》,您可别以为它只是男人的专利,现在年轻人熬夜加班导致的腰膝酸软、头晕耳鸣,很多都是肾阴虚的表现,我邻居小王才28岁,天天对着电脑加班,头发一把把地掉,后来老中医给他开了六味地黄丸加减方,吃了两个月,那头发终于不油了,精神头也回来了。
说到女性调理,逍遥散可是个宝贝,这个出自宋代《太平惠民和剂局方》的方子,就几味药却能疏肝解郁,现在社会压力大,多少姑娘每个月那几天疼得直不起腰?我表姐就是典型例子,以前痛经全靠吃止痛药,后来中医给她开了逍遥散加味,配合泡脚按摩,现在连生理期都能正常上班了,不过要提醒一句,这方子得辨证用,火气特别旺的人可不能乱吃。
再讲讲补中益气汤,这可是李东垣老爷子的看家本领,您看现在多少人整天疲乏没劲,说话有气无力的?特别是坐办公室的白领,空调房里呆久了,脾胃都运化不利,我同事老张就是典型,爬三层楼都喘,后来中医让他喝补中益气汤,还教他每天揉腹,三个月下来脸色红润得跟换了个人似的,这方子妙在既能补气又能升阳,特别适合现在亚健康人群。
说到消食导滞,保和丸必须拥有姓名,小孩子积食发烧,老人消化不良,都可以用这个出自明代的方子,上次我闺女积食发烧到39度,西药退烧效果不好,老中医开了保和丸加减方,配合小儿推拿,当天下午就退烧了,不过这药孕妇要慎用,山楂、神曲这些药材毕竟破气厉害。
现在很多人睡眠不好,酸枣仁汤就是安神利器,这个东汉张仲景的方子,就五味药却能治失眠,我朋友开网约车的,日夜颠倒熬坏了身子,整宿整宿睡不着,中医给他开了酸枣仁汤加夜交藤,喝了半个月,现在也能一觉到天亮了,不过这方子最好白天喝,晚上喝太晚反而影响睡眠。
这些经典方子虽然好,但可不是万能灵药,中医讲究辨证施治,同样的病症可能有不同的证型,就像咳嗽吧,有人是风寒咳嗽,有人是肺热咳嗽,用药完全两码事,去年我感冒后咳嗽一个多月,自己买止咳糖浆越喝越糟,后来老中医一看舌苔,说我这是燥咳,开了沙参麦冬汤,三副药就好了。
现在市面上中成药五花八门,但咱们得记住"药无贵贱,对症为宝",有些方子看着简单,却是千锤百炼的精华,像桂枝汤就五味药,却是调和营卫的基础方,我奶奶年轻时体虚爱感冒,老中医就让她立春时节喝桂枝汤,连着喝了三年,现在八十多岁身体还硬朗。
不过话说回来,再好的方子也得遇上好郎中,现在有些药店随便卖中成药,其实挺危险的,我亲戚乱吃六味地黄丸吃出腹泻,后来才知道自己是脾虚湿盛体质,所以建议大家别自己当医生,看病还是要找正规中医把脉问诊。
这些传承千年的方子,就像老辈人留下的存折,我们要做的不是盲目崇拜,而是学会正确使用,平时养生可以学学药膳知识,比如用四物汤炖鸡,用八珍汤煮粥,既食补又药补,但真生病了,还是要老老实实看医生。
现在国家也在大力推广中医药,很多医院都开设了治未病中心,咱们普通人更要珍惜这些宝贵遗产,别让老祖宗的智慧蒙尘,下次您要是感觉身体不适,不妨先想想:有没有哪个经典方子能对症?安全第一,一定要先咨询