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春食荠菜赛仙丹"这句老话,说的就是今天要说的主角——鸡脚菜,这个在南方田埂边随手能揪一把的野草,别看它长得普通,却是从古至今中医眼里的"护生草",营养师推崇的"天然营养库",最近连明星养生博主都在晒的"青团",主要原料就是它,今天咱们就扒一扒这个免费野菜里的养生王者,看完记得转发给老妈!
鸡脚菜到底是何方神圣? 这货其实是个"多名前艺人",北方叫荠菜,四川喊它"地菜",广东人叫"菱角菜",但最形象的还是"鸡脚菜"——你看它锯齿状的叶子,活脱脱像极了小鸡爪子,清明前后正是采收旺季,有经验的大妈都会拎着竹篮去野地"巡逻",半小时就能薅够全家人的口粮。
藏在叶子里的营养金矿 别小看这不起眼的野菜,营养成分表亮出来能吓你一跳:每100克含维生素C44毫克(橙子的2倍)、钙294毫克(牛奶的3倍)、胡萝卜素3.2毫克,更厉害的是含有独特的荠菜酸和乙酰胆碱,去年国家蔬菜工程中心检测发现,野生荠菜的抗氧化成分比大棚种植的高40%,妥妥的"野菜中的爱马仕"。
老祖宗留下的治病良方 中医典籍里记载荠菜能"凉血止血,清热利湿"绝非虚言,我奶奶当年就用它治过小儿腹泻:新鲜荠菜洗净捣汁,加红糖温服,当天就能见效,邻居王阿姨常年便秘,自从春天坚持喝荠菜豆腐汤,现在每天准时"晨报",最绝的是对付乳糜尿,老中医开的方子里总少不了炒荠菜,配上芹菜根煮水,喝上一周就能改善。
厨房里的百搭养生神器 要说鸡脚菜最圈粉的,还是它的百变吃法,上海人拿它做青团,碧绿的表皮透着艾草香;苏州人包荠菜馄饨,鲜得眉毛掉;安徽人最爱荠菜饺子,肉馅里透着春天的气息,我家秘方是荠菜煮鸡蛋:带壳鸡蛋和荠菜一起煮,敲裂蛋壳再焖半小时,吃完整个人暖洋洋的,注意焯水时加勺香油,能锁住翠绿颜色不发黄。
这些人吃错反伤身 不过再好的野菜也有讲究,体质虚寒的姐妹要少吃(特别是手脚冰凉的),吃前务必焯水去草酸,孕妇想吃的话要咨询医生,毕竟荠菜有轻微缩宫作用,最关键是认准"平头哥"——只有叶片贴着地面生长的才是正宗荠菜,那些支棱着杆的多半是杂交品种。
都市人的采菜攻略 想在城市吃到新鲜荠菜?教你个损招:去郊区找块荒地,看到成片三角状叶子的就是,三摘原则":摘嫩不摘老,摘尖不摘根,摘早不摘晚(清明后口感变柴),实在懒得出门,某宝买内蒙古野生荠菜干,泡发后营养保留80%以上。
最后说个冷知识:古人认为春食荠菜能防"春困",现代研究证实它含的甲胺成分确实能提升注意力,所以各位打工人,明天午饭不如来碗荠菜虾仁粥?关注我下期教你怎么把野菜做出米其林三星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