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起失眠这事儿,我可太有发言权了,去年连续三个月凌晨两点盯着天花板发呆的日子,现在想起来还心有余悸,试过数羊、冥想、白噪音,结果越折腾越清醒,最后居然是被老中医开的几包草药治好的,今天就带大家看看这些"失眠克星"的真实面目。
【藏在药柜里的安眠药】 第一次抓中药时,看着袋子里灰扑扑的根茎果实,真不敢相信这能治失眠,老中医边称药边说:"酸枣仁是君药,专门补肝血安魂魄的。"回家煎药时浓郁的枣香混着甘草甜,居然喝出了奶茶的错觉,连着喝三天,原本翻来覆去两小时才能入睡,居然变成沾枕头就着。
后来才知道酸枣仁大有来头,《本草纲目》里写着"熟用疗胆虚不得眠",现在我家常年备着炒过的酸枣仁,熬夜后抓一把泡水喝,比咖啡因安全多了,不过要选外壳发暗、仁肉饱满的,某宝上90块钱一斤的良心价,比买褪黑素划算。
【厨房里的天然镇静剂】 别以为中药都得苦兮兮地煎,有些食材随手就能治失眠,上个月闺蜜失恋整宿睡不着,我给她寄了五斤百合,每天早晚抓一把泡枸杞,喝出淡淡桂花香,没想到两周后她视频里气色好得吓人,说现在躺下半小时必睡,连安眠药都扔了。
莲子芯才是隐藏高手,以前总嫌它苦扔一边,自从知道它能清心火安神,开始拿冰糖腌着吃,特别是夏天心烦意乱时,含两粒在嘴里,苦涩后面跟着回甘,像给神经做了个SPA,超市里散装莲子芯才20块一斤,能吃半年。
【古方新用的神奇组合】 最近发现个宝藏配方——甘麦大枣汤,小麦一把、甘草几片、红枣三个,煮出来甜甜的带着麦香,连喝三天,那种焦虑到心脏砰砰跳的感觉明显减轻,查资料才发现这是汉代张仲景的方子,专治"妇人脏躁",现在看来工作压力大的男女都能用。
最惊喜的是珍珠母贝粉,药店现磨的白色粉末,每晚一勺拌蜂蜜,刚开始觉得像在吃墙灰,谁知道半个月后发现半夜惊醒次数少了,老师傅说这玩意儿平肝潜阳,特别适合熬夜伤肝的打工人,就是有点划嗓子。
【避坑指南划重点】 别把这些当仙丹!我同事听信偏方把合欢皮当茶喝,结果拉肚子拉到脱水,中药讲究配伍,单味猛灌可能适得其反,比如柏子仁通便效果一流,便秘型失眠确实适合,但脾胃虚寒的喝了准难受。
熬药也有门道,砂锅小火慢炖才出效,不锈钢锅煮出来的效果减半,我试过用养生壶定时煮,药效居然打折扣,最保险的是早上煎好装保温杯,晚上喝正好吸收,比凉了再加热强百倍。
【懒人救星现代版】 实在懒得煎药的,中成药是个折中选择,同仁堂的枣仁安神胶囊就是我出差必备,虽然没煎剂管用,但总比吃安定强,还有种叫天王补心丹的蜜丸,对付心阴虚导致的盗汗失眠特别灵,就是嚼起来像吃蜡。
最近发现个神器——中药足浴包,睡前泡二十分钟,艾叶桂枝的气味蒸腾上来,浑身毛孔都舒坦了,某橙色软件搜"助眠足浴包",十块钱一大包能用一个月,比精油便宜多了。
说到底,中药治失眠就像温水煮青蛙,慢慢调理才有长效,我现在雷打不动十点半上床,哪怕偶尔翻手机到十二点,放下就能睡着,最重要的是别把它当救命稻草,当成生活节奏的调节阀,配合规律作息和适当运动,这才是治本之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