"大夫,我这老胃病吃西药总反复,听说猴头菇能养胃,咱中药里有含猴头菌的药吗?"上周邻居李大爷拿着医院胃镜报告来问我,这问题可问到点子上了,其实早在《本草纲目》里就有记载,猴头菌作为药食两用珍品,在中药配伍中已经悄悄守护了国人肠胃一千多年,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这事儿。
藏在药房里的"猴头家族"
现在走进中药店,细心的朋友会发现柜台里摆着几种带"猴头"字样的中成药,最典型的就是猴头健胃灵,这药盒子上印着棕褐色药丸,成分表第一位就是猴头菌培养物,老胃病患者都熟悉猴头菌片,它可是治疗慢性胃炎的常备药,每片都浓缩着猴头菌的活性成分。
别以为只有成品药才有,传统中药房里还能抓到原始配方,记得去年陪老妈抓药,老中医给开了个"猴头黄芪汤",那猴头菌晒得跟小伞似的,配上黄芪、茯苓一起煎,据说是祖上传下来的养胃方。
古人怎么用猴头菌治病
要说猴头菌入药的历史,得从东北林区说起,以前采药人深入大兴安岭,遇上胃痛腹胀,就会在腐木堆里找猴头菌,新鲜的直接炖汤喝,晒干的磨粉装胶囊,这种土法子在《长白山草药志》里有记载。
到了现代,中医药学家可没闲着,他们发现猴头菌含有猴头多糖、氨基酸等好东西,经过提纯加工,这才有了现在药店里的中成药,像胃复春片虽然没直接写猴头菌,但懂行的人都知道,它的主料就是猴头菇提取物。
这些中药为啥要加猴头菌
上次采访一位三甲医院的中医科主任,他举了个生动的例子:"猴头菌就像肠胃黏膜的创可贴",它特有的黏液多糖能在胃壁形成保护膜,对溃疡面特别管用,临床上治疗萎缩性胃炎时,医生常开含猴头菌的药配合针灸。
不过中药讲究配伍,单用猴头菌效果打折扣,大家看看三九胃泰的配方,里面除了猴头菇,还加了白芍、延胡索这些理气止痛的药,就像炒菜要放调料,治胃病也得君臣佐使搭配着来。
自己在家怎么用猴头菌
别看猴头菌是名贵药材,用法可接地气,我妈就常把干猴头菌泡发后炖鸡,她说这比单独吃药强,有次胃胀气得厉害,老中医教我个偏方:猴头菌30克、小米50克,慢火熬成粥,早晚喝一次,连着三天胃就舒服多了。
不过鲜猴头菌处理要当心,必须反复浸泡去苦味,去年我贪新鲜买了野生鲜猴头,结果没泡透就炖汤,喝得全家人眉头皱,后来才知道要先用温水泡6小时以上。
小心!这些坑千万别踩
市面上打着猴头菌旗号的保健品特别多,但真正药用级的很少,我表哥买过某网红猴头菇饼干,吃完胃酸更严重了,后来才明白,烘焙加热破坏了菌类活性成分,这种零食不能代替药物。
更要注意的是假冒伪劣,前阵子曝光某网店卖的"野生猴头菌",其实是用玉蕈冒充的,正宗的猴头菌表面要有绒毛状鳞片,闻着有淡淡菌香,泡发后形态完整不散架。
最近研究发现,猴头菌对抗幽门螺杆菌也有一手,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实验显示,猴头菌提取物能抑制病菌活性,不过专家也提醒,这只能当辅助手段,正规治疗该吃药还得吃药。
说到底,中药里的猴头菌不是神药,但它确确实实承载着几千年的养生智慧,下次再看到李大爷,我得告诉他:含猴头菌的中药真不少,关键要对症使用,最好让大夫把脉辨证后再开方,毕竟老祖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