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总听朋友说"嗓子干得像吞刀片""嘴唇起皮能翘多久是多久",仔细一问才知道大家都被秋燥盯上了,作为从小喝中药长大的南方人,今天必须把老祖宗留下的润燥秘籍分享出来!这些古方可比保温杯泡枸杞实在多了~
【第一碗汤:雪梨银耳羹】 材料就三样:当季雪梨、丑耳、枸杞,重点在火候,先把梨子削成小块,银耳要撕成小朵(别嫌麻烦,越大朵越难出胶),煮的时候先用大火滚开,转小火咕嘟咕嘟炖一个小时,看着汤汁从清变稠就对了,最后撒枸杞时千万别烫熟了,温水泡开的枸杞才饱满透亮。
上周给办公室姐姐们煮了锅,程序员小王连喝三天,现在天天追着我问:"能不能加桂圆?"其实加料有讲究,咳嗽痰多的加川贝粉,熬夜党放3颗去核红枣,但糖尿病患者记得少放梨,这方子可是中医院退休的张奶奶教的。
【第二壶茶:麦冬乌梅饮】 抓一把麦冬、5颗乌梅,再加两片甘草,沸水焖10分钟就行,这组合专治"明明灌了好多水还是渴"的毛病,上周末带儿子去公园,他抱着水壶不撒手,回家路上突然说:"妈妈这个酸酸甜甜的水比饮料好喝!"
特别提醒:胃寒的朋友别空腹喝,最好搭配几块苏打饼干,有次邻居李姐早上空腹喝了,结果闹胃疼,后来改成午饭后喝就再没出问题。
【第三盅膏:川贝百合蜜】 川贝磨粉过筛,鲜百合掰成小瓣,蜂蜜要用槐花蜜,隔水蒸的时候最有意思,厨房会飘着甜丝丝的药香,去年雾霾天严重,我妈每天早晚挖一勺,现在她那咳了十年的老慢支居然没发作。
注意三点:①川贝别贪多,3克够普通人吃三天;②蜂蜜要等膏凉到40度以下再拌;③装膏的瓶子必须无水无油,上次图省事用酸奶瓶装,结果长了层白毛...
【第四盏粥:沙参小米粥】 北沙参切片很关键,小米要选新粮,煮粥时滴几滴食用油防溢锅,临出锅前撒把葡萄干,这粥特别适合早起喉咙卡痰的人,我坚持喝了两周,现在晨起不再有那种"咽不下吐不出"的难受感。
有个冷知识:加两颗去芯莲子能改善睡眠,但高血压患者要少放盐,同事王哥加了咸鸭蛋,结果喝完血压蹭蹭涨,吓得我再不敢乱推荐改良版。
【第五袋茶:玉竹罗汉果】 玉竹要选指头粗的,罗汉果捏碎去籽,用保温杯闷泡最方便,适合坐办公室的打工人,我们部门现在人手一个养生壶,财务小陈还说这比星爸爸的秋季限定饮品划算多了。
不过要避开两个雷区:体质虚寒的别天天喝,女性经期最好停饮,上次闺蜜生理期硬扛着喝,结果痛经加重,现在她都乖乖听我指挥了。
最后说个冷门知识点:润秋燥不是光靠吃,每天早晚用冷水搓鼻翼两侧(迎香穴),能缓解鼻腔干燥,还有睡觉时在床头放湿毛巾,这些土方法比加湿器管用多了,当然要是症状严重,还是要找大夫开方子,毕竟每个人的体质就像指纹一样